據彭博報道,隨著投資者開始推高前期跑輸的個股,中國的離岸股市場狂歡正在掀起新的浪潮。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中約三分之一的成份股上周攀上一年新高,比例為2015年中國股市泡沫以來最大。中國石油和中國銀河證券等漲幅落后的公司也飆升,而長期以來一直低位徘徊的銀行股也變得炙手可熱。
盡管中國H股的牛市邁入了第714天,創下了其23年歷史上最長的紀錄之一,但投資者卻認為買入的理由大把、拋出的依據卻寥寥無幾。在摩根資產管理駐香港全球市場策略師周奐彤看來,雖然技術指標顯示回調早該到來了,但圍繞中國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的信心與日俱增,為當前的漲勢提供了支撐。
“漲勢非常迅猛,但只有基本面的變化才會引發回調,而現在人們仍然相當有信心,”周奐彤說,“目前的關鍵在于找到便宜貨。”
在這樣的市場中,任何下跌都被視為買進的機會。當恒生國企指數周四終于不支,以1.7%的跌幅為創紀錄的19日連漲劃上休止符后,第二天隨即強勁反彈2.5%,因投資者大舉買入銀行股等損失最大的板塊。與此同時,萬科和中國平安等一直頗受青睞的股票并沒有放緩漲勢的跡象。
由龐大的國有企業主導的H股指數相對其它股指長期跑輸,投資者在估值方面幾乎沒有什么擔心的余地。即使在大漲83%之后,恒生國企指數的預期市盈率只有8.8倍,對科技股占優的MSCI中國指數折讓39%,而一個全球股指的市盈率是其兩倍左右。
凱基證券駐香港的執行董事鄺民彬說:“只要美元維持疲弱,資金就會持續不斷地流入香港。”
港元的大幅下挫也為H股的牛市火上澆油,因以其它貨幣計香港的股票就更加便宜,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以人民幣計價的業績也獲得了提升。
凱基證券駐香港的執行董事鄺民彬說:“只要美元維持疲弱,資金就會持續不斷地流入香港。”
龍洲經訊認為,考慮到香港股市的順風順水狀態,投資者應該繼續跟下去。
“香港市場處于流動性的最佳位置,”龍洲經訊的經濟學家陳龍在1月24日的報告中寫道,“任何回調都會是買入的機會。牛市的基礎依然穩固:經濟基本面、估值和資金流都顯示還會繼續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