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充足率承壓
回顧銀行IPO2016年前的歷史,國有四大行于2006-2010年在A股完成上市,募集資金規模在200億元以上,此后長達六年無銀行IPO。2010年農業銀行和光大銀行(601818,股吧)相繼上市成功后,時隔六年都沒有銀行登陸A股市場。一部分銀行忍受不了焦急的等待,轉而登陸H股市場。
2016年,銀行A股IPO重啟后,一時間,多家銀行蜂擁至A股市場,而蘇南地區成為多家農商行上市的聚集地。2016年中小銀行迎來久違的密集“上市潮”。
與2016年9家銀行的過會數量相比,2017年則表現乏力,成都銀行是2017年唯一過會的擬上市銀行。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2017年主要是滿足非金融企業的IPO需要,金融企業IPO安排可能會滯后,相信市場走好后,金融企業才能集中IPO。
“A股市場重點解決堰塞湖的問題,一些農商行城商行已經在港股上市,市場不希望他們回來A股搶資源。目前IPO的常態化或者說IPO的擴容是優先滿足沒有上市的優秀企業的融資需要,像一些在港股掛牌的城商行農商行,目前讓他們暫緩也是必要的,因為畢竟他們已經上市了,這樣也可以將更多資源給到其他內地企業。”董登新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中小銀行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哈爾濱銀行排隊的時間超過兩年,大部分銀行排隊等候的時間也超過一年;成都銀行則先后三次遭遇“中止審查”,直到去年4月中旬才再次歸隊。
徽商銀行早在2010年就啟動了上市工作,但在A股市場的排隊名單中等待了兩年多仍杳無音信,于是在2013年11月轉道H股上市;2015年6月,徽商銀行再次提交A股上市方案,但股權紛爭又讓IPO之路戛然而止,直到近期人事調整完成后,才重回IPO序列。
事實上,銀行扎堆IPO與資本充足率快速下滑不無關系。特別是在監管政策趨嚴的情況下,銀行資本充足狀況進一步承壓,這也直接影響到銀行的業務開展情況。
據鄭州銀行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跌至8.61%,距離監管紅線僅有0.11個百分點。另據威海銀行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7.99%、8.01%、11.13%,其中一級資本充足率低于8.5%的監管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威海銀行資本充足率各項指標從2014年底開始,均呈現出逐年大幅下滑趨勢。
在此背景下,這些擬上市銀行在排隊過程也通過其他渠道補充資本。比如,青島銀行、鄭州銀行成功發行12億美元、11.91億美元的非累積永續境外優先股;重慶銀行也于2017年底完成了7.5億美元境外優先股的發行。
穆迪此前發布的研報認為,內地中小型銀行的集資潮已持續近一年。在資產增長強勁和盈利能力轉弱的背景下,這些集資活動將幫助銀行補充資本水平,以滿足更嚴格的監管要求,因此具有正面的信用影響。但是,如果資產增長強勁和盈利能力轉弱的情況持續,其資本水平將繼續受到挑戰。
證監會嚴格審查
在A股上市也并非易事。這些銀行在上市過程中,都遭到了證監會的仔細詢問。
據統計,去年以來,成功上市的9家次新銀行和過會的成都銀行在發審會“面試”環節共被詢問39個問題,平均每家銀行需要回答近4個問題。10家銀行中,貴陽銀行被問及的問題最多,共7個;江蘇銀行、杭州銀行、無錫銀行則相對輕松,每家銀行只需回答兩個大問題,就拿到了A股的“通行證”。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經營情況、資產質量、關聯交易等方面。
2017年,IPO發審會對唯一過會的成都銀行審核中,對成都銀行不良貸款率逐年上升且高于行業可比公司,以及撥備覆蓋率接近行業監管指標進行了問詢;銀行內部風險控制也成為發審會關注的重點;對于理財產品、表外投資等產品的運行情況以及與信托、證券等金融機構是否存在資產互換的情況。
相較于2016年上市的銀行,發審會的審核明顯趨嚴。1月18日,深圳一大型券商投行部門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證監會對排隊上市銀行的材料審查得非常嚴格,從不良率、股東結構、業務結構等方面都進行了把控,這與證監會這兩年對資本市場監管趨嚴是一致的。
1月9日、10日密集更新的五家擬上市銀行反饋意見中,證監會要求披露發行人歷史上進行過大規模不良資產處置,補充分析不良貸款率逐年上升的具體原因及對持續盈利能力的影響。如果不良貸款率高于已上市銀行平均水平,需量化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并充分揭示風險。此外,包括貸款五級分類標準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異。
“上市的黃金期已過,銀行業的黃金期也已經過了,通過做大資產負債表的追求利潤的擴張方式已經過時了,表外資產也受到嚴厲的監管。”上述銀行副行長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對于銀行股扎堆上市的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研究員尹中立近日發文稱,“金融類公司具備了內源融資的能力,應該把IPO資源更多地向非金融類公司傾斜。如果不加控制,進入IPO排隊的銀行數量還會不斷增加。除非業務模式有創新的銀行外,其他業務同質的銀行應該從嚴控制其IPO,讓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快速進入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