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發布了《2017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2017年全年貸款投向顯示,小微企業貸款增長較快、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住戶消費性貸款增速減緩等特點。
日前,央行發布了《2017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下稱《報告》),截至2017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20.1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年末低0.8個百分點。2017年全年貸款投向顯示,小微企業貸款增長較快、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住戶消費性貸款增速減緩等特點。
《報告》顯示,2017年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4.3萬億元,同比增長16.4%,增速比上年末高0.4個百分點,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3.8個和5.8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企業貸款余額的33%,占比比上年末高0.9個百分點。不過,全年小微企業貸款增量占同期企業新增貸款的39.9%,比上年占比水平低9.2個百分點。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速和占比的提升,部分反映了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打開了金融為小微企業服務的瓶頸。但是,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它們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抵押能力不足,經營的生態環境欠佳等問題,目前依然嚴重限制了它們的成長。“這恰恰是今后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孫立堅強調,“否則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落地就很困難,即使形式上做了,事后也會埋下不良貸款的隱患。”
《報告》顯示,房地產貸款增速有明顯回落。2017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2.2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上年末低6.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5.6萬億元,同比少增1087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增速比上年末低14.5個百分點。房產開發貸款余額7萬億元,同比增長21.7%,增速比上年末高9.5個百分點。
對此,孫立堅稱,數據已表明,受房貸政策收緊的影響,房地產按揭貸款的上揚勢頭一定程度上被遏制。
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分析師王一峰表示,房地產產業鏈上重資產行業眾多,對信貸需求旺盛。雖然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的增速雖然回落,但房產開發貸款保持了22%的信貸增速,側面反映了房地產市場的熱度。
“一方面,開發貸款的增加反映了開發商對資金推動型的投資需求預期還較強,而金融機構在資產荒的挑戰面前,也還偏向對具有金融和實物雙重屬性的房地產提供貸款。”孫立堅分析,“另一方面,房地產開發貸款的上揚也和國家保障性住房投資有密切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嚴查消費貸違規進入樓市的背景下,《報告》顯示個人消費性貸款增長已得到一定控制。2017年末,本外幣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31.5萬億元,同比增長25.8%,增速比上年末低6.4個百分點。
(國際金融報見習記者 范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