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動力推動股價
正如文首所說,房地產板塊近期持續大漲,一大因素可能是兩城市出臺的房地產政策,房地產行業或已度過最緊張時期。特別是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蘭州、南京新的政策,引發市場強烈的關注以及討論。此外,還有多個城市已經出臺人才政策,為符合條件的特定人群放開限購。
1月5日晚間,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發布《關于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對部分區域取消限購,進一步強化價格備案制度,實行住房限售措施。對于蘭州樓市政策,大部分觀點認為,蘭州打響了取消限購第一槍,也有觀點則認為,蘭州取消的是偏遠區域的限購,對核心區域進行了限售及限價,實際上是加強了調控。
其實,蘭州在文件中也明確表示,此番調整是為了落實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關于“抓好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工作要求。由此可見,政策制定初衷,已經從前兩年的全國調控一盤棋,轉變為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甚至一城多策或將成為主流。
強二線熱門城市南京、鄭州推出人才購房政策。南京,40歲內本科生先落戶后就能獲得購房資格。鄭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歲以下的碩士研究生、“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本科畢業生購買首套自住商品住宅,可免予提供社保或個稅證明,并有購房補貼。武漢、長沙、南京、濟南等多個城市,也已經推出類似人才購房政策。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房地產市場調控嚴格,但這并似乎沒有限制到房企,特別是大型房企還創造了新的銷售紀錄。
近日,萬科、恒大、碧桂園、融創披露了2017年度的銷售情況,數據極其亮眼。碧桂園超過5500億元,位列行業第一;萬科、恒大也均超過5000億元,分列二、三位;融創成最大黑馬,連超多家強敵,達到3600億元,排在第四位。
其他已披露官方銷售數據的還有華潤置地,達到1521億元。再結合其他第三方研究機構的排行數據,保利、綠地2017年的銷售金額也超過3000億元,中海突破2000億元,龍湖、華夏幸福等超過1500億元,超過1000億元的房企多達17家。大型房企的優勢愈加明顯,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前三甲集體破5000億元,TOP6的門檻提升至3000億元,TOP10的門檻來到1500億元,這就是大房企2017年的成績單。證券時報記者 于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