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只剩下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一年,是保險行業強監管的一年。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2日,保監系統(保監會與地方保監局)合計開出836張行政處罰決定書,累計罰款10927.7萬元。對比來看,2016年保監系統累計罰款為7836萬元, 今年罰款金額已超出去年40%。
從地方保監局來看,年內各地保監局對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機構罰款7310.5萬元,對相關負責人罰款2253.2萬元,安徽保監局這兩項罰款均位列各地保監局第一。
引人注意的是,保監會(不含地方保監局)142次行政處罰有43%和電話銷售欺騙有關,罰款金額645萬元。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層及時出手整治亂象,對于提升保險行業的對外形象有著一定的提升作用。
安徽保監局罰款最多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2日,保監系統合計開出836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罰款8264.5萬元,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負責人罰款2663.2萬元,合計罰款10927.7萬元。
罰單數量方面,保監會及地方保監局合計開出836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保監會開出47張罰單,開出罰單數量最多的三個地方監管機構分別是江蘇保監局、廣東保監局、遼寧保監局,罰單數量分別為63張、61張、57張,開出罰單數量最少的監管機構為西藏保監局,年內開出的罰單數為0。
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監會及地方保監局合計罰款8264.5萬元,其中,保監會罰款954萬元,地方保監局罰款金額前三名為別為安徽保監局、江蘇保監局、廣東保監局,罰款金額分別為535.5萬元、512萬元、482萬元,相較江蘇保監局、廣東保監局超過60張罰單數量而言,對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罰款金額最多的安徽保監局僅僅只開出38張行政處罰決定書。
12月初,安徽保監局連發5份行政處罰決定書。根據皖保監罰〔2017〕26號處罰決定書顯示,安徽保監局查實某財險潛山支公司將部分車險業務虛掛在個人保險代理人名下,套取資金用于返還投保人的違法行為,安徽保監局對上述財險潛山支公司責令停止接受商業車險新業務6個月,同時,對時任該財險潛山支公司經理胡旭光做出撤銷任職資格處罰決定;根據皖保監罰〔2017〕27號處罰決定書顯示,國元農險滁州中支未嚴格審核投保資料真實性,安徽保監局依法對其罰款50萬元。
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負責人罰款方面,保監會及地方保監局合計罰款2663.2萬元。其中,保監會罰款410萬元,位列保險行業監管機構罰款金額第一名,地方保監局罰款金額前三分別為安徽保監局、福建保監局、遼寧保監局,罰款金額分別為159.6萬元,141.5萬元、141萬元。
罰款總額方面,保監會及地方保監局合計罰款10927.7萬元,其中,保監會罰款1364萬元,安徽保監局以695.1萬元罰款總額位列地方保監局第一名,江蘇保監局和廣東保監局分別為第二名和第三名,罰款金額分別為649.9萬元、578.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