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銀行審貸仍有漏洞
盡管監管保持力度,但仍有部分銀行新增信用貸款消費憑證如發票、合同等提交審核時存有漏洞。
以某股份制銀行的一款信用貸產品為例,該行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款產品主要面向有半年同一公司連續社保記錄的在職員工,每年可反復申請,每筆最高額度為30萬元,按月計息,每月等額本息還款,提前還款不收取手續費。
上述銀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貸款人只需把放款后3個月內的發票等消費憑證拍照上傳到銀行某平臺即可,而對于發票的金額不做要求。按照該行工作人員的說明:“客戶貸款30萬元,3個月內并不一定全部用完,所以提交的發票金額有多少并不強制要求。同時,放款3個月后的消費憑證等目前銀行并未要求提交。”
而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信用貸產品要求則更為寬松,本報記者撥打該行客服電話獲悉,這款信用貸原來月息為1.25%,近日下調為月息1.1%,申請成功后2天-3天即可到賬,每月等額本息還款,能證明貸款用途的發票合同等并不需要提交。據客服人員介紹,貸款人可以將發票合同等留存備用,需要的時候拿給銀行的客戶經理看一下即可,并不需要上交銀行。當本報記者詢問貸款可否用于買房時,工作人員僅表示,“你不要告訴我貸款用途”。
擔保公司放貸沖業績
臨近年末,各類商家的推薦電話又多了起來,其中不乏擔保融資公司的“業務”推銷。
近日,某擔保融資公司的業務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向資金不夠的購房人提供短期和長期兩種類型貸款服務。同時,年末各類貸款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有的是月息變低,有的是手續費打折。”以某款信用貸款產品為例,業務員介紹稱,“這款貸款產品原來的月息為0.75%,不需要抵押物,每人每筆最高可貸30萬元,貸款年限不超過3年,每月等額本息還款。而進入12月份,這款產品的月息降為0.725%,并且還可以選擇先息后本的還款方式。同時,在手續費方面,也由貸款金額的2%降為1.5%。”
據業務員介紹,臨近年末,貸款公司以及銀行在信貸額度方面都有指標需要完成,同時貸款收益率也面臨考核壓力,而消費貸、信用貸的利率對于銀行的綜合貢獻度往往比住房按揭貸款要高很多,所以銀行會接一些“團購”訂單,而這些“團購”訂單多來自于擔保融資公司,個人去銀行是申請不到的。
當《證券日報》記者詢問,“近期監管力度很大,這類貸款用于買房會不會有風險?”時,上述業務員表示:“貸款的去向問題,銀行監控起來有一定難度,買房人可以通過放款后提現切段資金流向痕跡等手段來規避。”該人士還強調,“近期從我們公司貸款的客戶,沒有一筆貸款被追回或者影響按揭貸款的,如果出了問題,我公司退還手續費。”
另一家自稱是某銀行下屬貸款機構的客服人員通過電話方式向《證券日報》記者“推銷”其貸款產品。據了解,該公司主要和某股份制銀行合作,同時也可以由客戶挑選貸款銀行。目前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抵押消費貸、經營貸等貸款業務。據客服介紹,申請信用貸,優質客戶最高每筆可貸50萬元,一般可批30萬元,貸款利率由原來的7%降為6%;抵押消費貸貸款額上限為100萬元,最長貸款年限為10年,貸款利率最低可獲批基準利率上浮10%。同時,如果借款人此前三年內曾經全款購房,目前還可以做補按揭,貸款利率最低可獲批基準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