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打款之后,一直到8月,我們沒有拿到基金的月報或季報、持倉和浮盈情況,北京大白也不讓我們退出,我們就在想,它是不是拿錢去炒股,而且還虧了?”11月28日,龍樹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樹資本”)董事長駱江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憶,今年5月開始,其一直要求北京大白披露基金進展,但屢屢未果。
3.9億元的“順豐定增專項基金”,除了2億元成功獲配,剩余1.9億元至今下落不明?
參與投資的龍樹資本在11月22日和24日,通過微信公號陸續拋出疑問。
經數日調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目前陷入“對撕”的龍樹資本和北京大白雙方,以及順豐控股、基金托管方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律師等相關各方,起底“順豐定增專項基金”事件全貌。
摸底“順豐定增專項基金”
“當時公司為了80億元定增,去各地做了路演”,順豐控股證券事務部人士11月27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順豐定增專項基金”(編號SM6460)成立于2016年11月8日,類型為開放式,周期18個月(一年投資期+0.5年退出期)。經基金委托人、管理人及托管人協商,到期前可展期或提前結束。
而上述投資的背景是,2016年5月,鼎泰新材(002352,股吧)披露順豐借殼上市預案。面對未來的上市紅利,不低于11.03元/股,合計80億元的巨額定增,成為機構競相爭搶的蛋糕。
2016年8月,龍樹資本與作為基金管理人的北京大白匯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大白”)簽訂了《財務顧問協議》,由后者提供順豐定增的財顧服務,協議約定“合伙制基金指定投資于順豐定增項目”,為此,龍樹資本支付了375萬元的財務顧問費。
據龍樹資本、北京大白和中信證券三方簽訂的《順豐定增專項基金私募基金合同》,今年1月,作為上述私募投資方之一的龍樹資本將合計7500萬元分兩次打入該基金專戶。
據龍樹資本稱,目前已聯系到近50家參與該基金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
而北京大白為順豐定增一共設立了7只私募投資基金。北京大白11月23日微信公號稱,其在今年7月28日將上述基金歸集到編號SM6460的“順豐定增專項基金”,并通過“泰達宏利價值成長定向增發663號資產管理計劃”,以35.19元/股,獲配順豐568.3萬股,金額1.99億元。
以順豐上市當天53.5元開盤價和55.21元收盤價推算,定增股東們至少獲得41%的浮盈。
不過,熱鬧背后,潛藏投資風險。
8月28日,北京大白因未嚴格履行基金信披義務,收到了北京證監局的監管警示函。
此后,龍樹資本終于獲得該基金截至7月31日的信息披露月報表,顯示該基金募資總額3.92億元,不過除了2億元進入定增,剩余1.9億元去向不明。
“照此份額推算,我們的錢也只進了近4000萬,剩余部分去了哪里?”駱江峰提出了質疑。
更早前的一份6月20日《順豐定增專項基金委托資產估值表》顯示,作為基金管理人的北京大白曾將3.53億元(占比99.49%)投向二級市場,買入西部資源(600139,股吧)(600139.SH)、國發股份(600538,股吧)(600538.SH)、中國電建(601669,股吧)(601669.SH)等13家A股上公司,甚至還有ST昌魚(600275.SH)、ST上普(600680.SH)等ST股??偸兄?.47億元,估值增值-542.9萬元。
7月31日基金信息披露月報表顯示,該基金凈值僅為0.857,虧損15%。
那么,將上市當天穩賺41%的順豐定增基金募資金額,押注ST股和其他股票,北京大白究竟是什么考慮?
耐人尋味的是,2017年4月,北京大白官網上有一篇《事件驅動系列專題報告:從業績預告捕捉摘帽行情》的文章,描述的正是ST摘帽事件的投資邏輯,數據稱:2009年10月到2016年5月投資ST摘帽累計2.78倍收益,年化絕對收益17.85%,整體勝率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