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困境:依賴同業負債
“一家民營銀行只有一個線下網點,存款是民營銀行的致命短板。”一位民營銀行行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些民營銀行高度依賴同業負債。而對于定位互聯網銀行的民營銀行,則完全無線下網點。
在首批5家民營銀行負債結構中,華瑞銀行、金城銀行和民商銀行存款占全部負債比重相對高些,超過50%;不過,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同業負債占全部負債比重相對較高。
網商銀行2016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行負債規模573億元,較2015年末增長310億元,增幅為118%。其中,一般性存款余額232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億元,占全部負債比重的40%;同業存款180億元,較上年降低80億元,占全部負債比重的31%。
微眾銀行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9.66億元,超過2016年全年。從負債端看,截至2017年6月末,存款52.65億元,同業負債393.80億元,同業存單120億元,同業負債占全部負債比重約66.59%。
2014年的“127號文”規定同業負債不得超過銀行負債總額的三分之一,但同業存單是否納入同業負債一直未有定論,銀行通常將同業存單列為應付債券項目。今年4月,銀監會下發“53號文”,檢查“商業銀行同業融入資金余額是否超過負債總額的三分之一,若將商業銀行發行的同業存單計入同業融入資金余額,是否超過銀行負債總額的三分之一”。
根據發行文件,截至6月23日,微眾銀行發行33期同業存單,同業存單未到期余額120億元,年度發行額度全部用完,并將2017年發行額度提高至350億元,該行同業存單加權平均期限518天,遠超上半年同業存單一級市場135天的平均加權期限。微眾銀行稱,同業存單主要用于獲取穩定的中長期負債,為核心貸款業務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降低流動性風險。
一位首批民營銀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對同業負債問題,當地銀監局對當地民營銀行有窗口指導。
一位民營銀行行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果解決不了存款問題,民營銀行很難做得好。但是,沒有哪家民營銀行在獲取存款方面有高招,“民營銀行連參加攬儲大戰的資格都不具備”。
上述民營銀行行長還認為,在民營銀行中,真正具備互聯網銀行資格的只有三家,即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和新網銀行,要么純線上,要么純線下,只能二選一。
一家民營銀行董事長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存款方面確實比較困難。對個人客戶,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沒有賣點。短期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