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獨山農商行深陷經營不善困局的謎團,或可從股東質量開始暴露惡化跡象時揭開。
日前,獨山農商行發布了2022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業績狀況依然不明朗。營收、凈利繼續雙下滑,且降幅進一步擴大;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不過仍然處于高企狀態;撥備覆蓋率回升至監管紅線之上,不過,鑒于往年波動較大的歷史經驗,之后仍有復跌的可能性。
獨山農商行近年來的經營業績,緣何持續處于下滑陰影籠罩之下?
該行漸趨惡化的股東質量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解答。據記者梳理,獨山農商行前十大股東中,兩大股東處于破產程序,其中一名股東還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而獲刑。此外,大股東控股股東存在失信被執行情況。
事實上,獨山農商行股東質量開始暴露惡化跡象的后一年,該行的經營業績就出現了營收、凈利雙下滑的情況。
此外,記者注意到,股東質量開始惡化的同一年,獨山農商行的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高達76.69%。此后多年雖有下降趨勢,但始終高于監管紅線。
營收、凈利雙位數下滑
1月14日,中國貨幣網披露了獨山農商行2022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揭開了該行2021年經營業績的面紗。
據該計劃,獨山農商行2021年的經營效益呈進一步滑坡態勢,出現營收、凈利均雙位數縮減的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末,獨山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約3.16億元、凈利潤約0.10億元,分別同比減少約11.24%、56.52%。
資產質量方面,2021年該行的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分別為4.18%、152.09%,較2020年的4.95%、113.61%,分別下降0.77個百分點、上升38.48個百分點。不過,正如獨山農商行在計劃中對于2020年資產質量下行的原因所作的解釋,“2020年受疫情影響,業務開展受阻”,2020年作為對照對象,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衡量該行2021年的資產質量變化趨勢。
而通過與2019年相應指標進行對照,獨山農商行的資產質量處于下滑趨勢。截至2019年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79%、176.34%。也就是說,該行2021年較2019年,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分別上升0.39個百分點、下降24.25個百分點。
事實上,獨山農商行滑坡的經營效益,并非一朝一夕之故,早在2017年該行就開始出現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情況。此后,由于股東質量的持續惡化,該行經營效益方面的萎靡之勢一直延續至2021年末。
數據顯示,2020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約3.65億元、0.23億元,同比分別減少4.30%、8.00%,營收、凈利雙下滑;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約3.72億元、0.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38%、減少24.24%,增收不增利;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約2.65億元、0.33億元,同比分別減少8.62%、增長43.48%,增利不增收。
截至2017年年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約2.90億元、凈利潤約0.23億元,較2016年的2.98億元、0.41億元,分別減少2.68%、43.90%。
股東質量惡化
獨山農商行2017年首次出現營收、凈利雙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前一年該行股東質量開始暴露惡化跡象,或在一定程度上可作解答。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獨山農商行原發起人兼第二大股東的四川庭馳科技集團,于2016年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執行金額為2050萬元。同時,該公司持有的獨山農商行9.76%的股權發生變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5年1月12日,四川庭馳科技集團已出質了持有的該行約合1845萬元的股權。
同樣在2016年,原為該行并列第二大股東的山東恒宇橡膠,執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發生變更,由田某禮變更為田鵬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的變更時間為2016年4月6日。而就在3月9日,田某禮將其所持該公司股權悉數相讓,“凈身出戶”。
此番操作,意欲何為?
記者梳理發現,2016年山東恒宇橡膠開始大舉借債。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披露的動產抵押登記信息,山東恒宇橡膠2016年貸款信息共計9條,貸款金額累計約16.04億元。
另據此前媒體報道,山東恒宇橡膠于2016年12月21日登上“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總失信被執行記錄達20多條。此外,有媒體報道,山東恒宇橡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且向非特定人群承諾高收益年息。
時間撥到2018年6月25日,山東恒宇橡膠因負債24.25億元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裁判文書網2020年7月10日發布的判決書顯示,2018年7月25日,該公司及其原實控人田某禮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刑事拘留,吸收存款本金約達9.70億元。2019年10月15日,田某禮被提起公訴并逮捕。最終,法院判決對山東恒宇橡膠處以罰金100萬元,對田某禮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并處以罰金10萬元。
獨山農商行2020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山東恒宇橡膠在該行持股排名跌至第八位,持股數接近“腰斬”。
值得注意的是,獨山農商行第二大股東四川正熙長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四川正熙長盛”),同樣涉及破產程序。今年1月12日,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四川正熙長盛被涼山州人民政府駐成都辦事處申請破產審查。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持有的獨山農商行全部股權(占比9.79%,數量2238.60萬股)已于2021年11月22日在阿里拍賣平臺進行了一拍,不過,歸于流拍。
事實上,早在三年前,四川正熙長盛持有的該行股權就被拍賣過。京東拍賣網顯示,該公司持有的獨山農商行2152.50萬股股權,分別于2018年6月28日、8月21日,進行了兩次拍賣,均以流拍收場。
吊詭的是,2018年拍賣時持股2152.50萬股的四川正熙長盛,到了2021年再度拍賣時,持股數卻增加至2238.60萬股,這一數額與2019年末該公司持股比相吻合。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獨山農商行在四川正熙長盛2018年遭拍賣后至2019年末期間,對于存在較大違約風險的股東,仍然向其開放了股權增持呢?
或受上述兩大經營狀況惡化的股東“拖累”,獨山農商行的資產、負債總額于2018年首次雙雙“縮水”,分別由2017年的52.94億元、49.20億元,減少至51.28億元、47.11億元。
此外,記者注意到,就在獨山農商行股東質量開始暴露惡化跡象的2016年,該行的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卻高達76.69%,超過監管標準(50%)26.69個百分點。2017-2019年年末,這一指標趨于下降,但仍高于監管值,分別為71.63%、63.67%、54.85%。行業專家認為,貸款集中度過高,會給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帶來過大的經營風險。
除了上述列舉的股東之外,獨山農商行第一大股東獨山縣誠信市場營運有限公司的狀況亦不明朗。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獨山縣國有資本營運集團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22日入列失信被執行人隊伍,且2021年被執行次數合計達7次,執行標的金額合計約1.69億元。
就獨山農商行2022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等情況,記者與該行辦公室取得聯系,不過,工作人員未予以正面回應。
在今年的新年慰問信中,獨山農商行提出,著力建設有溫度、有速度、有深度的百姓銀行,而未來該行是否能優化股東質量、擺脫經營困局?記者將持續關注。(記者 謝奀國 實習記者 劉錦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