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津農商行新任董事長于建忠任職資格獲得監管部門核準。
值得注意的是,四年左右時間,天津農商行的董事長職位已三度易主。此外,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一年內,該行發生變更的高管達10位。
在高管較大幅度調整的同時,記者注意到,天津農商行于去年7月提出了上市的構想,擬計劃3年內達到上市條件、5年內實現上市。
或為推動該戰略構想的順利達成,天津農商行的經營效益在2020年營收、凈利雙降的不佳背景下,實現“逆襲”式雙增長。不過,與往年同期的最佳成績相較,仍略顯“遜色”。
經營效益實現增長的同時,天津農商行的股東質量卻難言如意。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月3日,該行的有效股權出質金額約達38.21億元,占總股本比例約45.68%。此外,聯合資信指出,截至2020年末,該行的股東股權質押股份占全部股份的41.81%。另據其他媒體消息,并列該行第二大股東的天津市醫藥集團擬清倉出售所持股權。
記者就上述情況給天津農商行發去采訪函,并收到了相關問題的回復。
高管層調整期間提上市構想
1月2日,據天津農商行官網發布的公告,該行于近期收到新任董事長于建忠任職資格獲準的批復,自2021年12月29日起,正式就任董事長一職。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天津農商行的董事長變更較為頻繁。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在于建忠任職天津農商行董事長之前,該行經歷了3任董事長。2017年12月25日,董事長由李宗唐變更為殷金寶,2019年11月7日,由殷金寶變更為徐慶宏。也就是說,自殷金寶上任始,到于建忠接任終,4年左右的時間,天津農商行的董事長職位三度易主。
較為頻繁的董事長變動,對該行包括內部管理、發展目標、工作執行力在內等方面是否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對于記者的疑問,天津農商行方面予以了否認,并且強調在新董事長到任后,全行上下統一思想、統一理念、統一行動,堅持支持實體經濟和天津經濟發展,業務轉型發展質效提升明顯,各項經營數據、風險內控能力、不良資產高企狀況、資產負債管理效果、選人用人育人機制等方面皆實現改觀與向好發展。
記者發現,在董事長履新前不久,天津農商行還有另一位核心高管走馬上任。
2021年11月26日,銀保監會發布的行政許可通知顯示,唐一平擔任該行新任行長的任職資格獲核準。
除了董事長與行長接連易主之外,天津農商行發生變更的高管還包括法律合規部總經理、三名獨立董事、自貿分行行長、兩名董事及濱海分行行長。據不完全統計,自濱海分行行長任職資格獲準至于建忠就任董事長,近一年內,天津農商行共有10位主要領導發生了變更。
那么,該行在高管人事方面較大幅度調整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對此,天津農商行方面回復記者表示,該行屬于市管企業,領導班子調整是市委市政府考慮到天津市整體發展,做出的統籌安排。相關人士變更均屬于正常的換屆或調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幅度調整主要領導期間,天津農商行提出了“3510”戰略目標,明確了上市的構想。
2021年7月17日,據天津農商行官網發布的“【中國銀行保險報】天津農商銀行踏上IPO之路”,該行在年中工作會議確定,將狠抓源頭治理,持續推進“強基工程”系列計劃,穩住發展基本盤 ,開啟“3510”戰略規劃,即3年內達到上市條件、5年內實現上市、10年內實現復興。
那么,為了成功推進此戰略規劃的實現,該行目前做了哪些工作?
對此,天津農商行回應,在提出“3510”戰略目標后,該行通過組建領導小組、按照上市標準攻堅監管關注指標、與多家中介機構溝通交流等舉措,確保各項籌備工作落實到位。
股東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或為成功推進包括上市在內的“3510”戰略目標的實現,天津農商行的經營效益一改之前的頹態,營收、凈利由雙降變為雙增。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約58.85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55.97億元,增長5.14%;凈利潤約17.28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16.91億元,增長2.19%。不過,較往年同期的最佳成績——2019年同期的營收63.98億元、凈利19.82億元,仍略顯遜色,分別減少了約5.14億元、2.54億元。
天津農商行經營效益產生上述波動的原因是什么?
該行回復記者表示,2020年受疫情對經濟環境的影響,其營收及利潤有所下降,與整體行業趨勢一致。2021年,隨著新一屆領導班子團結合力作用的凸顯,截至去年末,其業務結構調整目標初步達成、主要經營目標圓滿完成,營業收入、稅后利潤等均實現較為客觀的增長。
鑒于此,該行是否有進一步提振經營效益以比肩乃至超越以往最佳水平的規劃?
天津農商行表示,在下一步經營中,該行將堅持商業銀行“三性”原則,堅守國有企業三個責任,著力樹立穩健的經營理念、全面風險管理文化及市場化競爭意識。堅持“與當前經濟發展形勢、金融行業規律和自身所處環境相適應,不過度追求規模擴張和發展速度”的理念,逐步實現輕資產、輕資金、輕資本運營的“高質量”資產負債管理組合,提升凈息差和ROE水平。
在經營效益呈向好態勢的同時,天津農商行在資本充足水平方面卻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據聯合資信,截至2020年,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82%、11.83%、15.25%。
另據該行2021年三季報,截至去年9月末,天津農商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06%、11.06%、14.42%,較2020年末分別下降0.76、0.77、0.83個百分點。
對于該行資本充足水平呈下滑趨勢的原因,天津農商行表示,2020年,銀行業資本充足水平下滑是普遍現象,主要原因是信貸投放所致。并補充道,其資本充足水平足可支撐今后三年發展的需要,未來將持續加強資本管理,逐步構建運行有效的資本管理體系,確保資本充足率水平保持在合理適當水平,持續滿足監管與內部資本充足要求。
在明確了理想的戰略目標的同時,天津農商行的股東質量卻難言理想。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月3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顯示的該行有效股權出質約82筆,出質數額合計約38.21億元。
據該行2021年三季報,截至去年9月末,天津農商行的股本總額約83.65億元。照此計算,有效股權出質數額占總股本比例約45.68%。
此外,聯合資信2021年9月7日對該行出具的評估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末,天津農商行的股東股權質押股份占全部股份的41.81%,股權整體對外質押比例較高,需關注對其公司治理及業務經營帶來的影響。
另據其他媒體1月4日消息,并列天津農商行第二大股東的天津市醫藥集團,擬清倉出售持有的該行8.97%股權。
對于天津市醫藥集團擬出清轉讓該行全部股權一事的真實性,天津農商行表示,截至目前,該行未收到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轉讓所持該行股份的申請。
上述情況對該行的公司治理及業務經營是否產生了實質性影響?
天津農商行表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關于該行部分信息更新存在延遲。截至目前,該行股東質押股份占全部股份的比例為38.61%。從整體上看,當前該行股權質押管理有序,公司治理及業務經營未受到實質性影響。一是因為該行質押股東均未向其派出董事或監事,且絕大部分質押股東因質押比例過高已被限制股東大會的表決權。二是因為存在質押的股東在該行無授信及其他業務。
對此,該行是否采取了一定措施,從而壓降相應指標的比例?
天津農商行向記者透露,目前該行已成立公司治理領導小組,按照公司治理要求,全力推進股權解押等事項,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已從41.81%下降為38.6%。并進一步補充說明,預計年內能達到監管要求,降至20%以下。(記者 謝奀國 實習記者 劉錦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