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瓶茅臺酒,成交價超44萬元。據悉,這兩瓶酒的原主人正是曾經轟動一時的涉黑犯罪組織頭目袁守奇。而這位“黑老大”曾是安徽長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豐農商銀行)原第四大自然人股東。
近日,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法院在阿里拍賣網直播拍賣,清底“袁守奇等人涉黑案”相關資產,在兩瓶茅臺酒刷新成交價前,袁守奇持有的一瓶五糧液酒就已因其近19萬的成交價引發過一波關注。在酒水連連成交的同時,長豐農商銀行近580萬股股權卻“無人問津”,歸于流拍。拍品介紹顯示,這筆股權同樣系袁守奇持有。
長豐農商銀行官網披露資料顯示,袁守奇此前乃該行第四大自然人股東,而其入股該行的時間最晚可追溯至2012年,彼時其在該行前十大自然人股東中排位第三。
除了原第四大自然人股東系涉黑組織頭目外,長豐農商銀行第二大法人股東安徽省恒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安徽省恒泰房地產),于不久之前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該公司兩任法定代表人也先后被限制高消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18日該行股權遭質押股數為23筆,總計超1.20億股。
在股權問題頻發的同時,該行2020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且凈利潤同比下滑超30%的情況。此外,報告期內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貸款率雙雙增長,撥備覆蓋率與資本充足率雙雙下降。
就其原股東袁守奇涉黑一事、股權質押頻發,以及其2020年的財報情況,記者致電該行,其工作人員未予以正面回應。
質押股權數超1.20億股
“‘袁守奇等人涉黑案’曾是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案件”,瑤海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鄒瑩玖表示。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該涉黑組織的拍品中僅酒水一項起拍價就近200萬元,最終成交價近250萬元,而與其龐大的涉黑資產相比,也不過“九牛一毛”。
11月13日,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一則“【執行攻堅】瑤海法院| 火熱三連拍 ‘黑財清底執行攻堅’專場網拍熱度空前”的消息顯示,為了清底“袁守奇等人涉黑案”相關資產,瑤海法院在“雙十一”連續組織了三場司法網絡拍賣直播。上拍標的包括玉石、字畫、酒水、汽車、房產、金條等,其中玉石49件,字畫166幅,茅臺酒、五糧液酒共計30件,汽車18輛,合肥、池州、六安定遠四地房產共計23套,另有三個停車位,以及578萬余股長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浙江湖州安吉縣天荒坪鎮港口村一宗住宅用地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據阿里拍賣網,該案件的涉黑資產起拍價合計已超1億元,其中起價最高的拍品系浙江湖州安吉縣天荒坪鎮港口村一宗住宅用地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起拍價達8059萬元余元。
據悉,去年12月,“袁守奇等人涉黑案”宣布終身判決。法院經審理查明,袁守奇等人以五家公司為依托,在2009年7月到2011年9月間采取“套路貸”與暴力、軟暴力催債相結合等方式,非法占有他人財物,形成了黑社會性質的組織。并且僅其中一家公司就非法放貸超18億元,非法收息獲利超4.2億元。
記者從長豐農商銀行官網獲悉,袁守奇此前乃該行第四大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為0.97%,持股數量約為578.33萬股。另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這筆股權生效的時間為2015年4月24日。
阿里拍賣網顯示,這筆股權的評估價約為1119.95萬元,起拍價約為783.96萬元,第一次拍賣以流拍告終。
另據阿里拍賣網的一份資料,袁守奇最初入股長豐農商銀行的時間最晚可追溯至2012年6月27日,彼時其為該行第三大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為1.37%,持股數量為474.60萬股。
據銀保監會2012年11月15日發布的“安徽銀監局關于安徽長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業的批復”,時任該行法定代表人的為熊傳海。
除了原第四大自然人股東為涉黑組織頭目外,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長豐農商銀行的第二大法人股東安徽省恒泰房地產,分別于7月6日、9月8日兩度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該公司兩任法定代表人也皆被限制高消費。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以來該公司已數十次被列入被執行人,且最新執行時間為10月18日。而其持有的長豐農商銀行約1969.71萬股股權也早在2020年12月18日就被質押。
此外,其第七大法人股東安徽省綠地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持有的該行約1385.03萬股股權也于2019年11月28日被質押。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查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18日該行股權遭質押股數為23筆,總計超1.20億股。
就其原第四大自然人股東系黑惡犯罪組織頭目、股權大量質押且第二大法人股東失信被執行的情況,記者致電長豐農商銀行,其工作人員未予以正面回應。
2020年凈利潤下滑30.05%
資料顯示,長豐農商銀行在原信用社的基礎上改制而成,于2012年11月8日正式掛牌開業。曾用名長豐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長豐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安徽長豐農村合作銀行。注冊資本金約6.9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費廣海。
截至目前,長豐農商銀行尚未公開披露其2021年以來的財報信息。不過記者通過梳理其2020年的財報發現,在股權問題頻發的同時,該行的財報成績單也難言樂觀。
經營業績方面,2020年該行出現增收不增利,且凈利潤同比下滑超30%的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該行資產總額約為202.56億元,較2019年的約186.55億元同比增長約8.58%;與資產總額同樣保持增長趨勢的還有其營業收入,報告期末,該行實現營收約6.58億元,較2019年的約6.49億元同比增長約1.33%;雖然營收實現正增長,其凈利潤卻出現負增長,2020年較2019年的1.84億元同比下降30.05%,為1.28億元。
具體來看,該行凈利潤下滑超30%可歸因為其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虧損與投資收益的減少。報告顯示,2020年該行利息凈收入約為5.95億元,較2019年的5.81億元同比增長2.58%;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則在2019年虧損409.54萬元后,再次虧損470.66萬元;此外,其投資收益2019年為7272.88萬元,2020年為6601.53萬元,降幅為9.23%。除此之外,該行2020年資產減值損失的增長也對凈利潤產生一定程度的拖累。年報顯示,該行2020年資產減值損失為1.88億元,較年初的1.22億元增幅達54.47%。
資產質量方面,該行2020年的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貸款率均呈增長態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其不良貸款余額為3.40億元,較年初的2.44億元同比增長39.46%。不良貸款率為2.47%,較年初的2.07%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在不良貸款兩項指標均呈上漲趨勢的同時,其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雙雙呈下滑態勢。2020年的撥備覆蓋率為177.25%,較2019年的222.88%同比下滑45.63個百分點。2020年的資本充足率為12.33%,較2019年的12.93%同比下滑0.6個百分點。
就其2020年增收不增利且凈利潤同比下滑30.05%,及不良貸款雙指標上升等情況,記者致電該行,其工作人員未予以正面回應。( 記者 謝奀國 實習記者 劉錦桃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