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農商銀行被曝放貸“踩雷”紫鑫藥業,其簽訂的兩份信托合同接連出現違約,近3億本金或無法收回。
1、跨省放貸近3億踩雷!借款對象逾期債務高達26.23億
吉林上市公司紫鑫藥業11月10日晚間的一則訴訟公告顯示,該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被廣州農商行訴訟,涉及本金金額分別為2億元和8720萬元。
兩筆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均可追溯至2019年。當年6月27日,廣州農商行與長安信托簽訂了《長安寧紫鑫藥業信托貸款單一資金信托信托合同》,信托金額為2.894億元,信托期限24個月。
2019年6月20日,長安信托作為貸款人與紫鑫藥業簽訂合同,約定由長安信托向紫鑫藥業提供貨款2.894億元,貸款期限自2019年6月24日至2021年6月23日,年利率為9.5%。
2019年6月24日,長安信托按合同約定,向紫鑫藥業發放貨款本金2億元。
至2021年6月23日貸款到期后,紫鑫藥業仍未按合同約定清償全部債務。于是,長安信托按照合同約定,通過債權轉讓的方式將長安信托對紫鑫藥業的債權轉讓給了廣州農商行。這筆本金2億的貸款,算上利息、逾期本金罰息、逾期利息罰息、違約金,如今欠款已超2.42億元。
另一份《應訴通知書》顯示,2019年2月19日,廣州農商行與國通信托簽訂了《國通信托·廣州農商3號紫鑫藥業單一資金信托信托合同》,信托金額為9500萬元,信托期限12個月。
2019年2月20日,國通信托作為貸款人與紫鑫藥業簽訂了《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國通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之信托貸款合同》,合同約定由國通信托向紫鑫藥業提供貸款9500萬元,貸款期限12個月,年利率9.5%。
自2020年貸款到期后,紫鑫藥業未按合同約定還款付息。2020年6月29日,國通信托按照合同約定,通過債權轉讓的方式,將國通信托對紫鑫藥業的債權轉讓給了廣州農商行。這筆原本金9500萬的貸款,算上利息、違約金、復利、罰息等,如今欠款已超1.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曾經的“人參之王”紫鑫藥業如今身陷負債的泥潭,逾期債務高達26.23億元,還出現欠薪、欠稅、欠息的情況。
廣州農商行還能否收回欠款?
據華夏時報11月13日報道,廣州農商行相關人士表示,“以上兩筆貸款有不動產作為抵押,抵押物有8棟樓以及土地,在2018年評估價就達5億元,現在按照市場公允價值變動應該有6億-8億元,所以擔保是足夠的。”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注意到,廣州農商行相關人士所說的抵押物為位于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九街11號院1號樓等8幢樓的不動產。國通信托的抵押順位為第二順位,長安信托的抵押順位為第三順位,而抵押物第一順位的對象不明。
這對廣州農商行成功收回欠款有什么影響呢?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就此問題咨詢了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他表示如果第一順位的抵押權人的債權價值大于抵押物價值,后面順位的抵押權人,不能從抵押物變賣中得到補償。如果公司沒有其他資產,那么后面順位的抵押人的債權,就可能會落空。
2、25億貸款擔保“羅生門”仍是謎律師認為廣州農商行具有重大失誤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發現,在跨省放貸“踩雷”前,廣州農商行就曾陷入25億貸款擔保“羅生門”。
廣州農商銀行起訴狀顯示,2017年6月27日,廣州農商銀行曾通過國通信托向華翔投資貸款25億元,新潮能源為該筆貸款提供擔保,并簽訂《差額補足協議》,承諾在廣州農商銀行未能足額收到信托合同約定的投資本金或收益時,向廣州農商銀行承擔差額補足義務。
卷入這場信貸風波的上市公司還有ST中捷及*ST德奧。起訴狀顯示,這2家公司與新潮能源一同為該筆貸款提供擔保,并簽訂了《差額補足協議》。
由于華翔投資未能按期償還債務,廣州農商銀行發起訴訟,該訴訟已于2020年11月23日由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
然而,3家上市公司均公開否認曾簽署《差額補足協議》,表示沒有議程檔案、沒有用印記錄、沒有履行信披程序,印章管理人員也毫不知情。其中,*ST德奧聘請的北京融顯律師事務所表示,在簽訂協議時廣州農商行沒有核查《差額補足協議》是否己經取得了上市公司董事會及股東大會的同意,據此認為廣州農商行就《差額補足協議》無效的結果存有過錯。
截至目前,法院仍未對25億貸款擔保一案做出判決。這筆巨額貸款是否會成為壞賬?又是否如北京融顯律師事務所所說,廣州農商行存有過錯?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就公開信息采訪了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律師。楊兆全表示,公司對外擔保,除了加蓋公司印章外,還需要公司董事會或股東會表決同意擔保的決議。否則,擔保合同不產生法律效力。這在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九民紀要》中有明確的表述。如果廣州農商行和上市公司的擔保合同沒有經過上市公司董事會或者股東會的決議,這個擔保合同是無效的,擔保人不承擔擔保責任。對于擔保人不承擔責任帶來的損失,由廣州農商行自行承擔風險和損失。他認為,廣州農商行在協議簽訂過程中,沒有盡到足夠的謹慎,沒有進行相關核查,具有重大失誤。
3、上市次日盤中破發近一年一半時間零成交
資本市場上,廣州農商行的股價表現也不容樂觀。
2017年6月20日,廣州農商行在港交所上市,是繼重慶農商行和九臺農商行之后,第三家H股上市的內地農商行。廣州農商行發行價5.1港元,但上市后股價表現不佳,上市次日盤中便出現破發。
2017年12月19日,廣州農商行股價盤中漲至7.3港元。好景不長,一個月后該股便開始下坡路。截至2021年11月23日收盤,廣州農商行股價跌至3.00港元,較發行價下跌41%,較最高點回落近60%。
廣州農商行上市至今的日K線截圖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注意到,廣州農商行不僅股價表現低迷,還頻繁出現全天零成交的尷尬情況。
據Wind數據,廣州農商行近一個月共交易22天,其中11月19日、18日、16日等11天成交量為零,零成交天數占比為50%。近一年里廣州農商行共有247個交易日,其中零成交天數為124,零成交天數占比高達50.2%,相當于過去一年里廣州農商行有半數以上的時間無人問津。
有股民在廣州農商銀行股吧里吐槽:“趕緊退市!一天交易不如一個小賣部”。
股民吐槽廣州農商銀行
還有人評論“快點退市吧!”
4、三季度虧損3.54億環比下滑136%資本充足率連年下滑
被股民吐槽“快點退市”的廣州農商行的基本面也不容樂觀。
廣州農商行披露的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行集團實現凈利潤33.06億元,同比下降22.39%。而據銀保監會發布的《2021年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法人口徑)累計實現凈利潤1.7萬億元,同比增長11.5%。今年三個季度以來,多數銀行業績向好發展。廣州農商行的業績狀況明顯落后于銀行業平均水平。
廣州農商行2021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該行凈利潤為26.72億元;廣州農商行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農商行的凈利潤為36.60億元。也就是說,今年第三季度廣州農商行凈利潤為-3.54億元,較第二季度9.88億元的凈利潤環比下降高達136%。
對于第三季度單季盈利的下降,廣州農商行表示,下降主要原因為:一是集團大幅計提撥備,提升風險防御水平;二是于第三季度加大不良債權處置力度,同步消耗了部分財務資源。
此外,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梳理發現,廣州農商行的資本充足水平連年下滑,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季度,該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23%、12.56%、11.77%,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65%、10.74%、9.63%,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96%、9.20%、8.04%。
廣州農商行財報數據對比
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及其他相關規定的要求,廣州農商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廣州農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僅比7.5%的監管紅線高0.54個百分點。
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2021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7%,較上季末上升0.17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12%,較上季末上升0.22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4.80%,較上季末上升0.3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廣州農商行資本充足水平遠低于行業均值。
5、定增“補血”獲批曾在上會前一天撤回發行申請
亟待“補血”的廣州農商行也曾開啟A股IPO的進程,但回A之路卻充滿波折。
2019年3月,廣州農商行首次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A股招股說明書,擬發行不超過15.97億股股票,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水平。
廣州農商行原定于2020年12月30日上會。令人意外的是,該行卻在上會前一天突發公告宣布,鑒于戰略規劃調整,經審慎考慮,決定撤回A股發行申請。
銀行上市臨門急剎車較為罕見。據北京商報報道,銀行業資深分析人士王劍輝認為,“正常情況下,企業是不會自主撤銷上市申請的,大概率是企業在與監管溝通反饋或自行檢查過程中發現上市的可能性較小,所以自主撤銷,這樣后期整改過關以后仍能夠繼續提交申請。如果上市被否,副作用就比較大,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不能重新申請,對銀行未來的發展影響更大,因而權衡之下踩下急剎車,也是迫不得已。”
未能順利回A股融資,廣州農商行的資本充足指標連年下滑。為了進一步補血,今年4月,廣州農商行提出了定增方案,并于7月得到銀保監會批準,同意該行定向增發內資股不超過13.40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幣81.44億元,非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不超過3.0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幣18.56億元。廣州農商行表示,所募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該行的資本金。
11月5日,廣州農商行發布公告稱,非公開發行內資股的申請獲得證監會核準。11月17日,廣州農商行公告稱,非公開發行H股的申請獲得證監會核準。
據證券日報報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炎林表示,“農商行通過增發股份的方式,可以有效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以適應日趨嚴格的資本監管要求,同時增強自身風險抵御能力,支持各項業務持續穩健發展。廣州農商行在沖A按下暫停鍵后,仍可通過定增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說明監管層仍然鼓勵和支持中小銀行通過合適的渠道補充資本。
廣州農商行曾表示,未來將根據實際情況擇機重啟A股發行申請。對此,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將持續關注。 (瀟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