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連銀行發布2021年二季度信息披露報告。報告顯示,該行上半年經營業績承壓,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雙下滑。另外,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該行前十大股東中,5位成為被執行人。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上述問題撥打大連銀行行于年報中所披露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稱已記錄記者的聯系方式,會反饋給有關部門再次聯系記者,但截至發稿,未收到該行回復。
根據二季度報告,截至2021年6月末,大連銀行資產總額4446.46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5.90%;其中發放貸款及墊款2301.52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7.38%;負債總額4147.10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5.41%;吸收存款2866.38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2.56%。
經營業績方面,大連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4.54億元,同比下滑8.41%;實現凈利潤5.08億元,同比下滑11.71%。就營收結構來看,該行上半年利息凈收入26.59億元,同比減少4.80%;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88億元,同比下滑32.95%;投資收益4.43億元,同比下降27.37%。
除去上半年經營業績表現不佳,二季度信息披露報告還顯示,大連銀行前十大股東中有7位股權質押,分別為第四大股東山西建龍鋼鐵有限公司、第六大股東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第七大股東遼寧宏程塑料型材有限公司、第八大股東錦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第九大股東大連新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并列第十大股東的東兆長泰集團有限公司與大連民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東錦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東兆長泰集團有限公司存在股權凍結情況。而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這三位存在股權凍結情況的股東同時也是失信被執行人。
具體來看,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曾于2018年1月18日成為失信被執行人;2021年2月24日兩次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分別約為3020.69萬元、1465.81萬元。錦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3月20日兩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2020年以來44次成為被執行人。東兆長泰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4月1日、2020年6月19日、2020年10月16日、2021年1月14日、2021年2月1日、2021年6月10日7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2019年以來33次成為被執行人。
在上述三家之外,該行第五大股東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與并列第十大股東大連民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2021年7月6日、2020年10月21日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分別約為5994.02萬元、3945.69萬元。目前,大連銀行前十大股東中已有5位成被執行人,3位成失信被執行人。據統計,該行成為被執行人的股東持股比例合計10.32%。
值得關注的是,大連銀行在今年以來內控疏漏頻頻出現。據銀保監會網站,上半年大連銀行及下屬分支機構被監管部門處罰兩次,合計罰款140萬元。具體來看,今年2月,大連銀行因異地非持牌機構在規定時限內整改不到位,被大連銀保監局罰款30萬元;4月,大連銀行天津分行又因地產開發貸款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貸款風險分類不準確,被天津銀保監局罰款110萬元。
此外,今年7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官網發布《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1年第6批,總第15批),通報145款在專項檢查中要求整改但未完成的應用軟件。其中,大連銀行旗下APP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通報,應用版本為5.01,應用來源為“小米應用商店”。
公開資料顯示,大連銀行是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的子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成都、沈陽、丹東、營口設立8家分行,在大連地區設有總行營業部及10家管理型支行,全行共184個營業網點,員工近6000人。(記者 燕山 見習記者 藺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