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杭州銀行,600926.SH)150億元公開發行A股可轉債于2月1日終于“通關”。
當日,該行發布公告稱,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公司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會議審核結果,公司本次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獲得通過。資料顯示,杭州銀行此次將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150億元的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轉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計入核心一級資本。
杭州銀行自上市以來融資動作不斷,但資本消耗仍然偏快,在上市之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還能保持在9%以上,上市后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就再未上過9%。
日前,該行大幅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引起證監會的關注。在《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債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下稱《反饋意見》)中,證監會對此進行了問詢。針對上述問題,《投資時報》向杭州銀行發出溝通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杭州銀行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Wind
上市不到5年再融資近600億
自上市以來,除了2018年,杭州銀行年年都有資本補充計劃,有時一年發布兩次資本補充計劃。
杭州銀行于1996年成立,根據該行披露的信息,在1999年至2016年上市前,其先后進行了8次增資擴股(不包括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并多次發行二級資本債券。
2016年10月杭州銀行正式登陸A股市場,通過首發募集的36.11億元補充了核心一級資本,當年末,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95%,同比上升了0.5個百分點。
然而,上市后該行資本消耗速度加快,僅一年時間,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就掉到9%以下,2017年末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69%,自此以后,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再沒有回到過“9時代”,同時也開啟了更大級別的持續再融資計劃。
自2017年到2020年三季度末,杭州銀行補充各類資金金額合計約421億元,包括:通過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補充核心一級資本71.32億元;通過發行優先股補充其他一級資本99.79億元;通過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約70億元;通過發行兩期二級資本債券,補充二級資本約180億元。
從具體時間上來看,2017年該行有過兩次融資計劃,當年8月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80億元,12月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億股優先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0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其他一級資本。
2018年沒有再融資計劃。2019年5月該行再次發行100億元二級資本債。2020年有兩次資本補充計劃,第一次是在1月,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70億元,用于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當年4月又通過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億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募集了71.6億元,扣除各項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71.32億元,全部用于補充申請人核心一級資本。
進入2021年杭州銀行再融資仍未止步,150億元可轉換債券發行計劃2月1日已獲通過。如果將此次可轉換債券金額考慮進去,那么該行自上市以來再融資額將達到約571億元。
杭州銀行資本充足率指標(單位:%)
數據來源:杭州銀行公開發行可轉換債券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復
大幅計提信用減值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2020年前三季度杭州銀行的營業收入和歸屬于股東凈利潤差距有些大。
2020年三季報顯示,杭州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6.52億元,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增幅為16.24%,而實現歸屬于股東凈利潤55.77億元,同比僅增長5.11%。在第三季度單季,該行歸屬于股東凈利潤甚至同比下降。具體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7.99億元,同比增長3.78%;實現歸屬于股東凈利潤15.09億元,同比下降10.04%。
造成營收和凈利潤差距的原因正是信用減值損失計提的增長。去年前三季度杭州銀行信用減值損失為74.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95%,其中計提貸款減值損失54.15億元。
根據杭州銀行1月7日發布的《杭州銀行公開發行可轉換債券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復》,2020年1—9月、2019年、2018年和2017年,該行信用減值損失分別為74.33億元、77.63億元、60.10億元、45.26億元,貸款減值損失分別為54.15億元、71.72億元、57.05億元和43.91億元,計提金額逐年加大。
針對減值損失計提力度的加大,證監會也重點進行問詢,表示在報告期內,杭州銀行信用減值損失金額較高且增長較快,增幅明顯高于業務規模增幅。為此要求杭州銀行說明:第一,報告期內信用減值損失構成情況及確認依據,相關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第二,結合資產質量狀況分析減值損失增長較快的原因,相關減值準備計提是否謹慎、合理,是否存在通過一次性計提、跨期計提調節利潤的情形。”
大幅計提減值準備之下,2020年三季度末杭州銀行撥備覆蓋率也有大幅提升,為453.16%,較上年末提升了136.45個百分點。不良率相對而言水平不高,2020年三季度末為1.09%,較上年末下降0.25個百分點。實際上,2020年上半年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就在下降,為1.24%,較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6月末,該行關注類貸款較上年末增加5.89億元,關注類貸款的上升通常意味著不良上行風險加大。同時,可疑貸款和損失貸款均在增長,其中損失類貸款較上年末增加5.86億元。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杭州銀行核銷了2.44億不良貸款,前三季度則累計核銷了3.29億元。
杭州銀行2020年三季度報表中還有個令人疑惑的數據,其第三季度利潤總額為17.13億元,同比下降4.92%,但與此同時,其所得稅費用卻在增加,同比大增了64.34%。大多數情況下,利潤總額下降都會帶來所得稅費用的減少,杭州銀行的所得稅費用卻仍在增長,是管理費用增長所致還是遞延所得稅等其他問題?對此該行沒有回復。
今年1月5日杭州銀行發布《關于訴訟事項的進展公告》稱,該行上海分行收到上海金融法院《執行裁定書》。上海金融法院就杭州銀行上海分行與上海璟合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璟合實業)等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作出執行裁定,經窮盡財產調查措施,除已查封但暫無法處置的財產外,未發現被執行人璟合實業、上海祝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葉羅彬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上海金融法院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在上述可轉債《反饋意見》中,證監會也問到璟合實業案件的情況。杭州銀行回復稱,不存在因該筆業務被主管部門要求整改或被調查的情形,并表示其已按照關于資產風險分類的要求,將本次訴訟所涉貸款納入不良貸款,并全額計提了貸款損失減值準備,預計本次訴訟事項不會對該行的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今年1月21日,杭州銀行還收到央行罰單,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杭州銀行經收的海關稅款存在延壓情況;零余額賬戶退庫資金存在被占壓情況。根據《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對杭州銀行給予警告,并處罰款25萬元。
根據杭州銀行官網,2018年一條標題為《杭州銀行成為首家可進行海關總署匯總征稅擔保數據電子傳輸的城商行》的快訊中稱,“在海關總署及杭州海關的大力支持下,杭州銀行繼9月底順利成為海關總署匯總征稅擔保數據電子傳輸銀行之一,此次被海關總署列入的七家銀行中,杭州銀行是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城商行。”
杭州銀行五級分類貸款情況
數據來源:杭州銀行2020年半年報
趙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