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銀行獲得私募牌照將帶來資管業務業績增長預期,與此同時,關閉四個月的IPO重新開閘,已過發審會的江蘇銀行排在次批48家上市名單中
《投資者報》記者 閆軍
近日,江蘇銀行獲得非法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成為第十家拿下私募牌照的商業銀行。隨后,IPO暫停了4個月后,再次迎來重啟,對于已過發審會的江蘇銀行無疑又見上市曙光。
雖然證監會[微博]披露的首批28家IPO企業名單并未見江蘇銀行身影,而是被排在次批48家中,擁有私募牌照帶來新利潤增長點的預期或將利好江蘇銀行。
因在上市緘默期,江蘇銀行方面未能就取得私募牌照的意義、上市進程等問題進行回復。該行一位工作人員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這一次IPO重啟,江蘇銀行的上市時間應該真的近了。”
私募牌照帶來新盈利預期
自今年6月11日監管層將私募牌照向銀行放開后,在5個月時間內,包括江蘇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北部灣銀行等在內,已有10家商業銀行獲得此項資格。
據了解,除徽商銀行、浙商銀行是銀行主體以外,其余8家都是以投資銀行部或資產管理部等總行一級部門為獲批主體,獲批“非法人資格”,江蘇銀行獲批主體同樣是投行與資產管理總部。
江蘇銀行方面通過其官方微信表示,獲得非法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未來該行自主管理的項目可以不再發行銀行理財產品,轉而發行有限合伙基金或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契約型私募基金,豐富了投行與資產管理的產品線,補足了商業銀行無法進行直接股權投資的短板。
根據江蘇銀行2014年業績報告,江蘇銀行總資產為10383億元,同比增長36%,居全國城商行第三位;凈利潤86.99億元,同比增長6.1%,雖然高于已上市的寧波銀行與南京銀行,但與前一個報告期16.33%的增速已不能同日而語。從今年上市銀行三季度數據來看,多數銀行凈利增幅持續下滑,不良繼續攀升,拓展中間業務成為當前銀行轉型的方向之一。
獲得私募牌照,未來江蘇銀行可以管理人身份發行包括但不限于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等多種產品,形成新的資產管理平臺與利潤增長點,為客戶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夾層融資提供新的工具與手段,將形成該行新的資產管理平臺與利潤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銀行混業經營步調加快,拆分業務單設子公司成為做大利潤增長點將成為趨勢,而獲得相應牌照的業務部門法人化值得期待。
市場回暖,私募基金規模也獲得明顯增長。根據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10月底,已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4.89萬億元,比上月增加387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內大資管時代到來,私募業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廣泛,銀行等機構介入正當時。
“不過銀行資管部門向私募轉型并不容易,私募行業具有較高風險,而銀行本身是風險厭惡者,銀行不缺風控型人才,而高水平的私募管理人才則相對稀缺。”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IPO重啟又見上市曙光
歷經7年的江蘇銀行的上市之路用“命途多舛”來形容最為貼切。
據了解,2008年,時任江蘇銀行董事長、行長的黃志偉首次表態,江蘇銀行醞釀在3年內上市,用5年時間成為國內一流的城市商業銀行。2010年,江蘇銀行向證監會遞交了IPO申請材料,但是在2012底至2013底遭遇了A股IPO暫停期,江蘇銀行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和2014年3月多次在股東大會上延長了其首次公開發行境內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并上市決議有效期。
直到今年5月,證監會發布了關于中小商業銀行發行上市的發行監管問答,等待多時的江蘇銀行再次看到上市曙光。5月底,包括江蘇銀行在內的10家中小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審核狀態均為“已反饋”;6月12日,證監會公布了江蘇銀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的預先披露稿;7月1日,江蘇銀行首發申請獲得通過。而就在此時,A股市場遭遇罕見的大跌行情,IPO再次關閘,江蘇銀行上市再被暫緩。
在等待上市的漫長時間里,投資者也漸漸失去耐心。此前轉讓江蘇銀行部分股份的上市公司直言,出讓原因在于江蘇銀行何時上市還是未知數。
當然,江蘇銀行上市一再推遲也有自身原因。由多家城商行重組而來,成立初期的江蘇銀行面臨股權結構混亂分散、股東人數眾多等問題。近年來經過多次股權稀釋以及轉讓,江蘇銀行員工持股比例已經符合監管要求,不再成為其上市絆腳石。而隨著私募牌照落地,或將加碼江蘇銀行上市進程。
融資需求提高亟待資本補充
公司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江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2.24%,較2013年末的11.67%有所提升。不過,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以及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1%,雖然略高于監管要求,但較2013年末的9.53%有所下降。
中信證券分析師肖雯雯認為,受利率市場化和經濟降速影響,城商行經營壓力明顯上升。有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相當比例城商行出現盈利負增長,此外,由于城商行總體資產規模擴張仍然較快、資本耗用較高。
“我們認為,城商行對IPO融資的需求較強,放開資本補充是應有之義。”肖雯雯表示,排隊城商行中,江蘇銀行是規模最大,上會最早的一家。根據法律有效期,發審會過后半年內發行,江蘇銀行或能年內實現IPO。
根據江蘇銀行招股書,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充實本行資本金,以提高本行資本充足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從發行數量看,其預披露稿件顯示,發行上限不超過26億股,有效募資規模或在130億-170億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