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沙江下游支流黑水河寧南河段,14000尾長江上游特有魚苗放歸黑水河,進一步補充保護黑水河流域天然魚類資源。這是自2008年首次在金沙江放流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以來,三峽集團連續實施的第27次金沙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

本次放流的魚苗主要是短須裂腹魚、長薄鰍、齊口裂腹魚、圓口銅魚、金沙鱸鯉等5個長江上游特有魚類品種,其中長薄鰍、圓口銅魚和金沙鱸鯉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放流過程中,科研人員在河道里布設了6處PIT(射頻跟蹤標記)監測設施,監測放流魚苗活動情況。
據了解,自2019年4月以來,三峽集團已連續4年在金沙江一級支流黑水河開展放流活動,累計在黑水河放流長江上游特有魚苗54500尾。
黑水河是金沙江左岸一級支流,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流域面積為3591平方公里,全長173公里,水生生物資源相對較為豐富,是圓口銅魚、裂腹魚類和鰍科魚類較為理想的棲息場所,開展魚類增殖放流能增加河流魚類自然資源。黑水河魚類棲息地生態修復工程是國務院批復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明確要求實施的生態修復示范項目,旨在通過連通性恢復、生態流控制、棲息地生態修復、增殖放流以及跟蹤監測評估和適應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發揮黑水河流水生境對長江上游特有魚類的保護作用,為長江上游特有魚類提供適宜的替代水生生境。
“實施黑水河魚類棲息地生態修復工程,可以較好的保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資源,這在我國水電工程支流棲息地保護方面具有良好的示范意義。通過持續地開展放流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和群眾積極參與到魚類保護工作中來,提高全民的生態環保意識。”中國三峽建工環境保護部工程師孫干表示。
本次放流活動由三峽集團和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政府聯合舉辦,來自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參建單位和當地的學生等近200人參加放流活動。
來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