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投資者教育
6月1日,網貸之家發布的《P2P網貸行業2018年5月月報》顯示,截至5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872家。據不完全統計,5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38家,其中問題平臺10家(提現困難8家、跑路2家),停業平臺28家。
于百程認為,在監管不斷趨嚴的背景下,網貸行業還將延續快速出清的過程——除了因經營問題而退出的平臺,那些不規范、打擦邊球的平臺,也將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
“平臺‘爆雷’后,對于投資者而言,要第一時間保存投資證據,報警登記。”于百程表示,一些平臺會為自己增添諸多“權威”光環,對投資者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建議加強投資者教育,在選擇平臺時,應優先選擇主動合規的網貸平臺,多了解該平臺的實際情況以及口碑評價。
石大龍認為,對于投資者來說,為防止“踩雷”,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加強:首次投資是否有風險評估環節,如果沒有,則不符合監管對理財產品購買的要求,可能不是正規平臺;宣布保本保息的產品都是違法的;保留好投資截圖和電子合同,預防網絡數據丟失或被篡改合同等;切忌貪心,投資理財可讓財富增值,但不會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