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背景幻滅 多處違規
事實上,唐小僧在“爆雷”前已有跡象。唐小僧曾經一度被外界譽為是高額返利平臺之一,和它同獲該名號的平臺還包括錢寶網、雅堂金融等,而目前這兩家平臺前者已崩盤,后者也宣布清退。
企業信息查詢工具“天眼查”顯示,唐小僧運營公司為資邦元達(上海)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冊資本2.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陶蕾。該公司的股東分別為資邦金服,持股占比達99%、資邦(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占比為1%。
媒體報道,2017年1月,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正式被瑞寶力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寶力源”)戰略重組,變身成為“央企”旗下的平臺;值得注意的是,瑞寶力源的“央企”背景是指背后的母公司中國瑞寶國際合作有限公司,但中國瑞寶在經過一系列股權變更之后,已經變成民營企業,而非其宣傳的所謂“央企”。
“央企”背景幻滅之后,再看唐小僧本身,其自稱是一家網貸信息中介服務平臺。2016年8月,監管部門對網貸資產作出限額規定:“個人借款不超過20萬元,企業借款不超過100萬元。”不過,張苛介紹,在唐小僧平臺上仍有一些大額標的——以“如意棒360—132號”產品為例,該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9.6%,產品期限357天,起購金額1萬元,截至募集結束已投資107人;簡單計算,以每人投資1萬元,就已募集到107萬元,而根據該標的投資記錄顯示,投資者的投資金額在1萬元至5萬元不等。
除此之外,記者看到唐小僧App上還有僑金所、贛金所提供的產品。而根據2018年4月下發的《關于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互聯網平臺賣證券化類的資管產品,須有金融監管部門頒發的牌照;如無牌照銷售,在法律層面定性為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另外,互聯網平臺不得為各類交易場所代銷(包括“引流”等方式變相提供代銷服務)。這份通知還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互聯網資管模式需立即停止,且存量業務最遲于2018年6月底壓縮為零。
信息披露透明度不高
除了部分理財產品存在問題之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唐小僧的銀行存管問題。
公開報道顯示,2017年5月,唐小僧與浙江民泰商業銀行簽訂《資金存管業務服務合作協議》,未來平臺用戶的賬戶資金將逐步脫離第三方支付托管系統,由民泰銀行提供一系列賬戶資金存管服務。2017年6月,資邦金服與上海銀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企業金融、個人金融、存管業務、托管業務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6月19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浙江民泰商業銀行客服咨詢,客服回復稱:目前雙方已沒有合作;具體合作結束日期,現無法查詢。記者又向上海銀行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回復稱:現與資邦金服之間已沒有合作;系統信息每個季度更新一次,現無法查詢具體結束信息。
而根據張苛反映,唐小僧信息披露透明度不高,始終云遮霧繞,無法看到唐小僧與借款方的借款合同和理財產品購買合同,唐小僧募集的真實資金用途,以及還款來源等信息披露不夠。
“愛打廣告、高調、信息披露不透明、不清楚資產端情況,這是唐小僧比較鮮明的幾個特點。”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唐小僧此前的定位是跨界資管,產品涉及金額較大,“29號文”的下發給其帶來了巨大沖擊;后來唐小僧又標榜是網貸平臺,但因此前標的額度較大,轉型網貸存在很大的困難。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石大龍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唐小僧的商業模式來看,其主要是通過高息返利的模式吸引用戶注冊投資,這種模式可能涉嫌龐氏騙局,其“爆雷”的主要原因可能也是資金無法支持龐氏騙局的繼續運轉,由此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