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巴中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積極爭取差異化金融政策,深入推進金融改革開放,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為巴中書寫新時代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金融力量。

抓機遇,爭取政策紅利傾斜。積極向上匯報對接,爭取特殊金融政策支持。2019年省級4家主管、監管部門專門為巴中出臺《關于金融支持巴中市建設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匹配25條政策“干貨”。落實普惠降準、定向降準政策,2021年巴中法人金融機構MPA考核全部達標,向巴中安排再貸款、再貼現限額38.85億元,在全省排名前列。2019年以來,巴中市與14家省、市銀行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5年授信2570億元,截至2022年3月底,累計投放1523.3億元。
抓對接,推動信貸資金投放。定期召開政銀企座談會和民營企業座談會,搭建融資平臺,深化交流對接。扎實推進“金融顧問”和“一企一策”融資掛聯幫扶,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營商環境。出臺《巴中市金融機構融資服務考核獎勵辦法》《金融機構服務地方發展評價辦法》,激發金融機構用好用活政策、提高信貸投放的積極性、主動性。截至2022年3月底,全市銀行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1765.71億元、1496.87億元,是“十二五”末的1.92倍、3.27倍。2021年度,巴中市被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表揚為“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增速較好的市(州)”。
抓招引,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出臺《巴中市金融業發展鼓勵辦法》,市、縣財政拿出“真金白銀”對新成立和新引進的金融機構予以獎補,大力招引域外金融機構落戶巴中。“十三五”以來新增達州銀行、民生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16家,金融機構總數達到71家,其中銀行機構17家、保險機構24家、證券機構2家、地方金融組織28家,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基本形成了業態豐富、優勢互補的金融組織體系。2022年4月,四川銀行巴中分行籌建事宜已獲該行研究通過,正在進行選址評估論證。
抓改革,激活發展動力活力。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綠色金融改革的通知》及實施方案,全面啟動綠色金融改革工作,完成“1234”改革制度體系建設,設立綠色貸款風險補償基金1000萬元,工行晏陽初大道綠色支行成為全省第2家、全國工行系統第4家綠色支行。搶抓政策窗口期,穩妥有序推進統一法人農村商業銀行組建,以巴中市政府名義向省政府報送了改革方案。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金融綜合服務創新示范區,在巴州區開展全國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積極支持巴中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
抓防范,建設穩定生態環境。深入開展全市政府背景、村社集體及公職人員不良貸款清收,大幅壓減全市銀行機構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由最高5.04%壓降至2021年末的3.12%,下降1.92個百分點。加大非法集資案件處置力度,截至2022年3月底,已結案68件,結案率86.1%。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三年攻堅戰取得實效,高風險農合機構成功摘帽,轄區內金融風險總體可控,為革命老區發展營造了良好的金融穩定環境。
來源:巴中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