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縣財政局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認定工作,嚴格按照上級工作部署和任務節點要求,主動履職,加強與民政、扶貧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三項舉措確保認定工作如期保質完成。
一、深刻把握認定工作重要性,確保認識清。社會保障兜底脫貧是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所有脫貧攻堅舉措中最后一道防線。因此,精準認定兜底脫貧對象是落實社會保障兜底脫貧任務的首要環節和關鍵一招,事關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績效,事關最貧困家庭的脫貧時效,事關全縣脫貧攻堅進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慈利縣財政局第一時間組織學習省市縣專題會議精神,提高責任股室人員思想認識,明確認定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責任,并對照《慈利縣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認定工作實施細則》進行任務分解,壓實具體股室單位責任,確保認定工作認識清。
二、準確抓住認定工作關鍵點,確保靶向準。慈利縣財政局緊緊抓住“兜底”二字,堅持公平、細致、嚴格、務實的原則,根據《實施細則》職責分工,主動配合民政、扶貧等部門,在政策制定、對象甄別、聯合審批等工作環節中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嚴之又嚴。嚴格按照對象認定標準進行篩選,做到“一碗水端平”,堅決杜絕“政策保”、“人情保”、“關系保”,防止出現“該兜的沒有兜、不該兜的又兜了”的現象。二是堅持細之又細。認真吃透政策要求,準確甄別貧困類型,防止出現根據貧困程度“一刀切”的情況。三是堅持實之又實。按照規定程序對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開公示等環節工作的真實性及執行情況進行嚴格審核把關,防止弄虛作假。
三、切實加強兜底脫貧資金保障,確保成效實。一是科學預算。根據保障標準和人員規模測算資金需求,科學制定長期規劃,形成滾動預算,做好決策服務;加大投入力度,為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融合”做好準備。二是加強保障。根據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工作經費,支持認定工作按時保質完成。四是加強監管。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監管職能,逐步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把資金審核、撥付、發放等關口,防止出現虛報冒領、擠占截留、變相挪用等現象,切實管好困難群眾的“活命錢”,筑牢兜實兜底脫貧資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