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財政部駐地機構,專員辦承擔著落實中央財政政策和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在民貿民品貼息等轉移支付的審核中,湖南專員辦牢固樹立“監管+服務”理念,圍繞“信息保真”和“應惠盡惠”兩大宗旨,把握“從源頭落實數據”、“統一原則與標準”、“明確各級權責”、“構建長效機制”四個關鍵要點,既確保中央財政資金的安全高效,又有效推動惠民政策的普及落實。
關鍵一:從源頭落實數據,多維度信息保真。
一是從基層初審著手。年初,湖南專員辦提前向湖南省財政廳發送轉移支付《審核注意事項》函,詳細列明各類企業審核要點,并下發到各縣市區財政,要求基層財政部門及時組織申報、認真初審企業財務資料。二是充分借助權威渠道了解企業及貸款信息。湖南專員辦復審中通過“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查詢企業注冊信息、經營范圍、變更登記情況等;通過查詢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確認企業信貸狀況等,落實數據的真實性。
關鍵二:統一原則與標準,擴大惠及面。
根據財政部文件,結合實際工作中掌握的情況,湖南專員辦按申報企業和貸款的不同類型,細化了民貿民品貼息審核標準。其中,一是將購銷分支機構也納入主體范圍,按民貿縣銷售額占企業總銷售額的比例核定貼息,避免了同一地區相同行業的企業準入不一致現象;二是將涉農生產型企業也納入主體范圍,突出涉農和小微企業支持傾向;三是將僅向本地區售電的水電公司等也納入主體范圍,突出對地方生產生活的支持傾向。同時,湖南專員辦將上述標準體系以操作手冊的形式固定下來,審核人員對照操作手冊,逐戶確定其所對應的企業類型和審核標準,不搞特殊化。在充分保證政策惠及行業面的同時,嚴格按標準據實貼息。
關鍵三:明確各級權責,反復確認數據。
首先,湖南專員辦在《審核注意事項》中明確要求,地方財政部門在初審時應據實核定本地區各企業的貼息比例,并出具初審確認證明,明確審核權責。其次,在形成正式結論的過程中,反復與省財政廳核對審核結果,對各財政部門反饋的意見,經辦處進一步收集證明材料,逐戶進行充分論證,確保審核意見客觀準確。
關鍵四:構建長效機制,爭取應惠盡惠。
一方面,經過湖南專員辦和湖南省財政廳的多次磋商,審核中對各類重點行業、不同類型民貿企業及貸款貼息的原則達成了一致意見,對以后年度省財政廳、民委、人民銀行對湖南省民貿企業的多部門認定工作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湖南專員辦將細化的審核標準體系融入與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溝通的過程中,在強調部分禁止性門檻的同時,要求地方財政部門統一認識,加大對涉農企業和小微企業的鼓勵和政策宣傳力度,爭取應惠盡惠。通過多級財政的共同宣傳與把關,建立起從企業申報、基層財政初審,到財政廳匯總審核、專員辦復審思路、原則趨向一致,合規性越來越高、資金效應不斷提升的良性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