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始終抓實抓牢文明創建工作,文明創建機制不斷健全,干部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管理服務舉措不斷創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雙豐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全面協調發展,中心先后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省級青年文明號、市級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工作成效得到市政府和服務對象的充分肯定。
一、強化領導,廣泛動員,組織推進落實到位
文明單位創建既是一項政治任務,又是住房公積金管理的現實需要。中心將文明創建工作擺到中心重點工作的議事日 程上,將創建工作與各項重點工作統一部署、統一計劃、統一落實、統一考核;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每年定期召開創建工作專題會議,聽取創建工作匯報、意見和建議,部署創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項;研究制定創建工作三年總體規劃,納入每年工作計劃和年度目標考核,建立創建工作督查落實機制,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定期研究解決創建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檢查每個部門、每個干部的工作落實情況,形成“檢查、糾正、整改、落實”的工作鏈條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工作機制,增強公積金干部職工主體意識、大局意識、爭先意識,形成人人重視、個個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以民為本,完善舉措,管理服務優質高效
公積金事業是民生工程,既關系百姓安居幸福,又關系社會穩定和諧。近年來,全市公積金工作以“制度保障、管理規范、服務高效”為主線,“便民、利民、親民”為理念,連續三年開展“服務效能提升年”“民生保障深化年”“服務效能深化年”主題活動,每年確定一批重點工作任務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公積金受益范圍逐步擴大,資金規模穩步增長,使用效率不斷提高,資金質量保持優良,保障作用不斷顯現。“十二五”期末,全市年均實繳30.41萬人,累計繳存公積金247.94億元,提取146.99億元,繳存余額100.95億元;累計發放公積金貸款186.59億元,貸款余額101.3億元,累計拉動住房消費面積1218萬平方米,為11.37萬戶職工家庭圓安居夢;公積金繳存總額和余額、貸款總額和余額均較“十一五”期末實現翻番。“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安排增值收益2.3億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比“十一五”時期增加數倍。
三、創新載體,豐富內涵,文明建設有聲有色
中心緊密結合公積金工作實際,不斷夯實創建基礎,豐富活動載體,增強創建活力,力求文明創建有聲有色、有質有效。一是思想道德教育持之以恒。注重中心黨建工作,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法律法規、業務知識;爭創文明處室、舉辦身邊“先進典型”評選,懸掛道德守禮牌、文明宣傳牌,設立教育培訓室、文體活動室,以“道德講堂”、專題黨課、微型黨課、“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等為載體,營造比、學、趕、幫的濃厚氛圍。二是履行社會責任盡心盡力。幫助楊家門社區改善辦公條件、搭建慈善超市、幫扶社區內童姍姍家庭;長期擔任諫壁小學、第十中學7個孩子的“社會媽媽”,每年參與義務獻血、慈善一日捐、送溫暖獻愛心等;參加“星星的孩子”關愛自閉癥兒童南山毅行,邀請報業集團小記者、受助孩子走進服務窗口;組織開展多形式的誠信主題活動。三是開展創建活動豐富多彩。組織開展“書香中心”讀書活動,專設閱覽場所;參觀新四軍紀念館,舉辦紀念抗戰70周年知識競賽;通過趣味運動會、書畫攝影比賽、演講比賽、戶外拓展訓練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打造健康和諧的公積金文化;開展“我崇尚的好作風好家風”諍言征集,設有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建立黨員微信群;走進社區、走上街頭,清理道路環境,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一己之力。
今后,鎮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繼續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圍繞穩健調控、服務民生的宗旨,建立健全與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相適應的管理工作機制,加大惠民力度,播種文明之花,弘揚社會風尚,進一步提升公積金制度在社會經濟中的影響力,全力打造“陽光公積金、安居惠民生”特色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