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設立應急周轉金,化解企業資金鏈風險。設立規模為3億元的應急周轉金,按照“企業自救,政銀協同,統籌協調,依法處置”的原則,實行封閉運轉。目前為止,為我市49家企業,共周轉使用319筆,周轉金額105億元。
三是設立進口產業政府增信基金,拓寬進口主體融資渠道。設立規模為3000萬元的增信基金,重點支持日用消費品進口企業和在義烏清關的進口企業。增信基金以銀行保證金提供增信,企業按增信基金出資3:1配套,銀行按保證金的2.5倍放大提供貸款,出現風險,企業自有資金作為劣后先行賠付,不足部分由增信基金、擔保機構、銀行三方按照4:4:2比例進行賠付。
三是開展“助保貸”業務,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首期市財政出資3000萬元作為“政府風險補償鋪底資金”,銀行按鋪底資金的10倍放大貸款,企業提供不低于貸款總額40%的抵押或保證,并按貸款總額的2%繳納企業助保金。出現風險,先由“企業助保金”清償,不足部分由“政府風險補償鋪底資金”和銀行各承擔50%。目前為止,共開展助保貸業務22筆,發放貸款7100萬元。
四是開展轉貸通業務,緩解中小企業轉貸資金壓力。“轉貸通”項目以信用貸款方式發放,突出低成本、免擔保、普惠式的特點,資金實行封閉運作,市財政對按每年轉貸金額的1‰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目前為止,共開展轉貸業務1102筆,轉貸金額1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