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問題“放權”。優化采購流程,探索采用一攬子審批、“統一論證、集中審批”等方式,進一步簡化采購方式變更審批、進口產品審核的程序和內容,為采購單位提供高效服務,破解進口產品審批程序繁瑣等問題。推進簡政放權,實施網上審批,放權于采購人,讓采購人依法參加集中采購、實施分散采購、開展自行采購,做到采購信息和采購程序“雙公開”,切實提高采購效率。
二是有的放矢“嚴管”。加強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項目執行進度和效果的監督管理,結合《全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檢查指標體系》,組織開展采購代理機構執業情況專項檢查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監管機制。開展重點檢查,會同會計科、監督檢查科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將衛生系統和鎮街的政府采購納入重點檢查。實施績效評價,選取部分重點公益項目,開展采購結果評價,探索建立政府采購績效評價制度。
三是科學調控“優服”。搭建融資平臺,按照《重慶市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信用融資辦法》的要求,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銀企自愿、風險可控、互惠共贏、誠實信用”的原則,積極為銀行和供應商信用融資搭建平臺,提供雙方對接機會和相關的服務支持。倡導綠色采購,嚴格執行強制或優先采購節能產品、環境標志產品政策,不斷提高政府綠色采購規模。做好信息公開,開展《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培訓,做好財政局網站采購信息的更新,督促采購代理機構及時公開招投標項目的信息,拒絕幕后暗箱操作,推進陽光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