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重慶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1.7億元,扶持32萬人創業,帶動就業109萬人,其中2015年財政貼息2.6億元,發放貸款30.3億元,扶持創業和帶動就業15萬人。
由于受固定資產總量小等因素影響,部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制約著小微企業發展。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作為解民憂、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政策,重慶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努力擴大貸款規模,強化服務管理,大力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創業擔保貸款在促進老百姓創業就業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完善擔保體系。成立注冊資本金3億元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公司,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開展擔保業務;設立10億元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基金,用于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的融資信用保證,按照政策提取風險準備金,以及擔保業務發生風險時的代償補償。根據發展情況適時擴大注冊資本金和擔保基金。
做大擔保總量。對無抵押無擔保的創業者,由擔保公司根據其項目可行性和發展前景,提供無抵押擔保;將保證人范圍由公務員擴大到國有企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公務員保證上限提高到90萬元換;將個人貸款額度上限由10萬元調至15萬元,合伙企業貸款額度上限由每人5萬元調至10萬元,允許符合條件的個人或企業二次貸款、多次貸款。將個體工商戶擔保業務納入擔保補貼范圍,市財政給予適當擔保補貼并實行補助總額控制。
突出擔保質量。支持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創業,將小微企業發展作為重點扶持對象,貸款額度放寬到最高200萬元,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對小微企業貸款進行全額貼息。創業帶動就業比例已提高到1:5。
嚴控擔保風險。建立政府、擔保公司、承貸銀行三條風險防控線,就業服務平臺在入口環節嚴把資格審查關;擔保公司在擔保環節依托專業隊伍和信息系統防風險;經辦銀行在放貸環節嚴把申請人第一還款來源;貸后三方共同定期組織回訪調查。完善風險分擔機制,對逾期無法收回的小額擔保貸款本息,由擔保基金、金融機構按7:3分擔,全市貸款回收率達99.8%。
眾所周知,創業者面臨的最大困難往往是資金壓力,創業擔保貸款作為“及時雨”,能夠把創業和就業緊密的結合起來,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下一步,市財政將推行“政策性+商業性”組合貸款,加大政策扶持,降低擔保門檻,提高貸款額度,簡化申請流程,加快貸款發放,不斷緩解創業者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6年計劃發放至少30億元、力爭40億元創業擔保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