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通威股份(600438)開盤下挫,截至發稿時股價報10.22元,跌幅9.96%。今年以來申萬宏源、中泰證券等六家券商對通威股份發布研報,看好其股價表現,不過現實并不盡如人意。公司股票大幅震蕩,股價比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12月29日收盤價12.11元,已跌去15.61%。
通威股份在1月8日晚間公告,預計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81,977.95萬元-102,472.44萬元,同比增加80%-100%。主因是2017年光伏行業高速發展;公司多晶硅順利完成了升級技改,公司太陽能電池片產能釋放,成本管控成效顯著。
業績預增也引來了機構頻繁唱多。2018年1月開始,申萬宏源、中泰證券、國信證券、新時代證券、東北證券和中銀國際六家券商發布研報,稱通威股份業績良好,未來仍將處于高速增長期。
申萬宏源1月12日發布研報《通威股份:業績高增如期兌現》,稱看好公司上半年受益多晶硅環節的量價齊升,下半年產能釋放后受益產能擴張與成本繼續下降。預計2017-2019年通威股份實現歸母凈利潤19.27億、23.43億、30.04億元,對應每股收益0.50、0.60、0.77元/股,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25、21、16倍,維持“買入”評級。
中泰證券發布1月10日發布通威股份公司點評,稱在新的電價政策下,考慮系統成本降低以及諸多利好政策,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電站的收益率仍具有吸引力,2018年光伏行業或將維持高景氣。在此背景下,隨著公司低成本硅料和電池片產能的落地,業績增長可期。預計2017-2019年分別實現凈利18.82、23.49和30.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61%、24.86%、29.01%,當前股價對應三年PE分別為26、21、16倍,“買入”評級。
新時代證券發布《通威股份首次覆蓋報告:十年磨礪,后發致人》,稱未來通威股份將憑著成本優勢,替代國外進口的10gw產能和國內落后的6-8萬噸的產能,公司將在行業洗牌后龍頭地位更加明顯。
在通威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鑫沅資產-海通證券-鑫沅資產鑫益2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持有6675.39萬股,深圳平安大華匯通財富-包商銀行-中融國際信托-中融-盈源24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持有1783.15萬股,中歐盛世資產-海通證券-中歐盛世景鑫十六號資產管理計劃持有1763.95萬股。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5日訊
(責任編輯: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