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北京市民反映,街頭悄然出現一批白藍相間的共享單車,外觀迥異于北京街頭常見的摩拜小橙車、ofo小黃車、小藍車等,車身光亮如新。據了解,這批“新車”為Hellobike哈羅單車,記者在哈羅單車的官方介紹中發現,其并沒有提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以往媒體報道中,哈羅單車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主要布局在二三線城市。由此,哈羅單車頂風投車行為遭到質疑。
今日,針對外界質疑違規在京投放一事,哈羅單車官方回應稱,目前,哈羅單車已與永安行進行了合并,單車業務統一由哈羅單車來運營。由于永安行此前已在北京進行了投放,且單車折舊、損害嚴重,影響用戶騎行體驗,哈羅單車計劃逐步替換這些車輛并回收。
哈羅單車現身北京街頭 或觸及監管紅線
哈羅單車的服務以及車輛出現在北京。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媒體報道,在北京市大興區文化園西路路側的共享單車停放點,停放了3輛哈羅單車,車身外觀成色較新。
哈羅單車服務以及車輛出現在北京。網友供圖
根據網友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哈羅單車的服務以及車輛出現在北京市范圍內。隨后,記者在北師大附近打開哈羅單車App,發現電子地圖上都顯示附近有車。然而,記者來到定位的地址,在該區域范圍內搜尋過后,并沒有找到地圖上標記的哈羅單車。
也就是說,除了北京市大興區文化園西路以外,哈羅單車是否在北京其他區域投放了車輛,不得而知。
目前,北京還在嚴格管理共享單車帶來的各類社會問題,將繼續對共享單車進行總量調控。事實上,除了北京以外,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此前均已宣告禁止新增投放共享單車。各地監管部門在治理共享單車、維護城市秩序方面,均體現出了較強的決心。一線城市市場的大門,已經向哈羅單車關閉。
哈羅單車創始人楊磊曾在去年10月對媒體坦言,哈羅單車當時沒有那么多資金參與一線城市競爭,而且,他認為花如此大的代價參與車海大戰是一種“戰略上的不必要”。
短短兩個月后,2017年12月,哈羅單車接連宣布獲得D輪和D+輪兩起融資。D輪融資金額3.5億美元,螞蟻金服等參投;D+輪融資10億元人民幣,復星集團和GGV紀源資本投資。
資本的大量涌入,或是驅動哈羅單車調轉槍口,從三四線城市走向北京的一大原因。
哈羅單車虛構車輛位置信息 涉嫌欺詐
哈羅單車交押金前后車輛信息截然不同。
記者在使用哈羅單車APP時發現,在未交押金的狀態下,顯示附近車輛數量不少,但一旦交了押金要用車時,地圖上的哈羅單車卻不翼而飛。記者對比摩拜、ofo交押金前后車輛顯示并無區別。對此,哈羅單車客服回復稱,此現象是避免部分企業在app上爬行數據導致數據泄露,登錄前展示的都是虛擬數據,登錄后我們會對賬戶加密,才會將真實數據展示出來。
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龐標律師事務所龐帥律師,他表示,該經營者的行為如經查證屬實,涉嫌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的相關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信息應當真實、全面、準確。哈羅單車涉嫌以虛假的車輛位置信息,讓消費者產生錯誤認識,而存入押金準備購買使用服務。但存入押金后,卻無法找到此前顯示的車輛時,無法完成最基礎的使用車輛的目的。這滿足上述規定中的欺詐行為定義,是一種涉嫌騙取押金或預付款的行為。
隨著經濟業態的日益多元化,實踐中出現的欺詐手段也日益復雜化、隱蔽化。只要經營者采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故意告知對方虛假的情況的方式誤導消費者,并使消費者陷人被欺詐的境地,都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內的欺詐行為。龐帥律師表示,如構成欺詐,將面臨承擔相應的民事和行政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