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1省區GDP增速排行榜。
隨著全國2017年GDP數據的出爐,全國各省市陸續公布了2017年全年GDP“成績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對各省區公布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發現,目前22個省區GDP增速超過全國6.9%的水平,26省GDP總值均逾萬億。
據統計,上海GDP增速與全國6.9%的增速持平,京津冀、內蒙古、甘肅、東北三省的GDP增速均低于全國水平,其中天津和甘肅以GDP增速3.6%墊底,剩余22省GDP增速均高于全國。具體來看,貴州、西藏、云南三省表現最佳,貴州增速高達10.2%,較全國高3.3個百分點。
我國2017年全年同比增長6.9%
國民經濟穩中向好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2017年全年的經濟數據,據了解,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GDP同比增長6.9%。四季度增長6.8%,全年增速與2016年相比提高了0.2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國民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的態勢。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17年我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8.8%。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與工業一起共同支撐中國經濟發展。
他說:“根據測算,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30%以上。2017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82.7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12萬億美元,過去一年經濟增量超過8萬億元人民幣,折合約1.2萬億美元,相當于2016年排在全球第14位國家的經濟總量。”
22省GDP增速超全國水平
9省增速高于2016年增速水平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統計,從目前31個省市GDP增速的排名來看,貴州、西藏、云南、重慶、江西、安徽、附件、四川、陜西、湖南、寧夏等在內的22個省市GDP增幅超過了全國水平,其中有20個省份增速超過了7%,山西和海南增速為7%。
另外上海GDP增速與全國持平,北京、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天津、甘肅8地未達到全國水平,其中天津、甘肅全年的GDP增速僅為3.6%,并列墊底。
從表中可以看到,與2016年增速相比,全國31個省市中僅有云南、四川、陜西、湖南、浙江、山西、上海、黑龍江、遼寧9個省GDP增速高于2016年GDP增速。
貴州GDP增速躍居第一
云南反超重慶排名第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統計,貴州、西藏、云南2017年GDP成績單非常亮眼,目前在公布省份中GDP增速排名前三位,其中貴州增速10.2%,,西藏增速達10%,云南增速9.5%。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了解,總體來看,2017年的榜單發生了變化,貴州增速躍居第一,云南反超重慶排在了全國前三。貴州省發改委主任陳少波表示:“中央給力、外部助力、自身發力,三力同頻、上下同欲,這是貴州經濟能夠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原因。”
2017年云南的表現也極為亮眼。GDP增速達到9.5%,與2016年增速相比,提高了0.8個百分。云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洪波特別提到,云南省2017年出臺了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29條和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40條政策措施,民間投資實現恢復性增長,增速為11%,較2016年提高15.1個百分點。
據了解,西部地區GDP增速持續領跑和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傾斜息息相關。相較于東部,中西部地區經濟數據基數相對小,近些年承接了多項產業轉移,并且得到國家政策傾斜,這些因素都會促進西部經濟的發展。
東北三省GDP增速回暖
津蒙甘三地增速大幅下滑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了解,黑吉遼東北三省2017年GDP增速分別為6.4%、5.3%、4.2%,相較于2016年來說東北地區在2017年經濟在逐漸復蘇中。
2016年遼寧GDP同比下降2.5%,是全國唯一出現負增長的省份.據記者了解,自2017年第一季度以來,遼寧GDP增速恢復了正增長。2017年遼寧增速達4.2%,較2016年的增速提高了6.7個百分點。遼寧省代省長唐一軍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將這一變化表述為“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單向回落的狀況發生了趨勢性改變。”
天津、內蒙古受到GDP“擠水分”影響,2017年天津GDP增速由2016年的9%放緩到3.6%,下降了5.4個百分點。內蒙古也有2016年的7.2%放緩到2017年4%的增長。
天津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對天津來說,2018年是搶抓歷史性窗口期,闖關口、度關山,實現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
據報道,天津2018年的GDP預期目標則由2017年的8%下調至5%。天津代市長張國清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是天津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創新形成新動能、激發新動力,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2017年內蒙古政府解決工業增加值數據不實和財政收入虛增空轉等困擾多年的老大難問題。“我們深刻認識到工作中不嚴不實帶來的危害,認識到不能為增長而增長、為投資而投資,必須破除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的發展觀、政績觀。”
廣東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
26省GDP總值均逾萬億
2017年31省區總量排行榜。
從31省市2017年GDP數值變化來看,前三名全部為東部沿海地區,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全年GDP總額為89879.23億元、85900.9億元、72678.18億元。據了解,廣東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GDP總量已逼近9萬億元,和首次突破8萬億元的江蘇穩坐“8萬億俱樂部”。位列第三的山東則首次突破7萬億元。
除此之外,多個省份在GDP總量上有所突破。浙江首次突破5萬億大關,實現GDP51768億元。福建、上海的GDP總量一起突破“3萬億元”大關,分別實現生產總值32298.28億元和30133.86億元。
陜西、江西、廣西3個省份,邁進“2萬億元”俱樂部,GDP分別實現21898.81億元、20818.5億元和20396.25億元。新疆首破1萬億。
2017年多地突破了新層級,各地在兩會中對于2018經濟工作的重點也都從高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據記者了解,2018地方兩會中“高質量發展”成為了高頻詞。多地對于2018年GDP增長目標都持保守態度,大多下調和持平,可見各省市對于宏觀的經濟發展模式都有了清醒的認識,不再一味追求速度。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公開表示,世界經濟好起來給了我們喘息的機會,要抓緊利用這三年的時間窗口期,用更大的力氣解決宏觀機制問題。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1日訊(記者 楊淼)
(責任編輯: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