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一直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詞。歷經3年狂飆的PPP,在2017年出臺的一系列有保有壓政策之下,逐漸祛除“虛火”。2018年,PPP將向何處去,成為業界熱議話題。
1月27日,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和天津金融資產登記結算公司在北京舉辦生態聯盟峰會。來自院校PPP研究中心、國家級PPP基金、咨詢公司以及社會資本方等10余家機構有關負責人對2018年PPP發展進行了展望。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2018年PPP將進入更加規范有序的發展階段,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國家戰略下推動的PPP改革,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目前,PPP項目普遍存在落地難問題。那么,落地難的原因在哪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成躍在生態聯盟峰會上表示,難點之一就是PPP項目資本金的時間投入很長;難點之二就是在很多項目上,政府、社會資本甚至參與其中的金融機構對對方的信心都不強。對此,中國PPP基金先把自己的資本金放在項目里,做一個真正的資本金投資人,使項目的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為這個項目征信。
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守清認為,中國PPP要再推廣好一點,要建立一個跨部門的協調機制,政府不應該干預太多。
在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公司副總經理劉世平看來,第一是生態圈需要的是信用;第二是要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第三是要解決風險識別問題;第四是需要各參與機構共同努力,打造一個非常好的生態環境;第五是要證券化,PPP將來的退出渠道要證券化。
據了解,2017年2月28日,財政部PPP中心正式與天金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天金所成為我國首家“PPP資產交易和管理平臺”。該平臺是財政部PPP中心布局推廣的首家簽約的全國PPP資產交易和管理平臺,也是PPP模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后,通過頂層設計對行業服務體系優化的最新探索,標志著PPP市場良性生態圈初步成型。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經與近40家PPP第三方中介機構和100余家產業投資機構、建設方和運營方簽署合作協議,為內蒙古自治區、山西、貴州、河北、四川、江蘇、云南等省市PPP項目提供資源對接;協助近100余個PPP項目撮合募集資金,資金募集規模達800億元;推動吉林、內蒙古、陜西、貴州等地PPP項目股權交易。
2018年PPP將如何發展?“要回歸PPP本質,要堅守PPP初心。一是要解決地方政府債務;二是要提高效率;三是要幫助央企通過在國內好好做,學會和掌握PPP,然后‘走出去’,有利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王守清表示。
據天金所總裁丁化美介紹,2018年,天金所PPP平臺擬構建天金所社會資本聯盟和金融機構聯盟,通過PPP生態聯盟圈構建社會資本之間及社會資本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橫向溝通機制。平臺還將通過發起社會資本聯盟搭建社會資本內部及產業鏈之間的縱向溝通機制;通過發起金融機構聯盟建立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與社會資本之間的橫向溝通機制,集合各方需求和期望,促進政府、社會資本和資本市場之間的高效銜接,提出政策建議,構建良性循環的PPP生態聯盟圈。
周成躍認為,2018年,PPP市場將是一個以規范發展為主旋律的市場。首先,市場上的PPP項目會更加符合PPP的創造和設計初心;其次,PPP項目落地率會比過去明顯提高。此外,市場由于政策的調整會發生一些結構性變化。
作者:記者許婷
責任編輯:y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