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急買房?最快10天辦好
“有廈門戶口就可以直接買房了,如有當地戶口肯定能享受很多福利,比如,小孩子讀書可以讀公辦的,外地很多人來找我們代辦戶口也是為了買房,在辦理落戶的過程中已經開始在看房了。來這里辦落戶的,大部分是有學歷的,但也有沒學歷來辦的,我們都會接待,這要看他們的意愿和經濟條件。”廈門某代理機構侃侃而談。
其實,上述廈門公司所說的“經濟條件”指的是落戶成本。因為,按照這家機構透露的信息,沒學歷,可以辦,但費用很高,完全辦下來要30幾萬,“我們給辦的成本也就30多萬,所以沒賺多少錢。”
不過,對于沒學歷想要以人才引進的方式成功落戶,各地機構的態度和松嚴程度也不一。即使是同一個城市的不同代辦機構回復也可能不一樣,有的明確說“肯定能”;有的則小心翼翼“辦也能辦,但有風險”,所以他們干脆就不接這樣的活兒了。
“如沒有學歷,投機取巧容易出問題,萬一辦下來查出來了又把您遷走了就沒意思了。也不是不能做,做了出了問題雙方都麻煩,所以我們就不做了。”深圳(樓盤)一家代辦落戶公司說。
這么說來,刨除成本不談外,這些散落在各大城市不計其數的代辦機構,不管遇到什么問題,“總有法子”搞定問題,也總有“空子”可鉆,而且他們對當地市場的了解和理解程度總會讓你大吃一驚。
這體現在落戶時間可自由壓縮、超生問題自如應對、調檔函抬頭隨意切換等多個方面。“辦多了,我們也碰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最后都能辦下來。”不少機構都打著自信包票。
“如果你著急買房,我們還可以幫你把拿到戶口的時間再壓縮一個星期;如果還想再快一點,我們就得走走關系,那費用就更高了,你得再額外加5000元。”
原來一個月,生生給壓縮成了10天左右就能辦好,對于為何如此之快的原因,杭州某代辦公司并未透露,只是說,到時候會跟你說的,某個環節可以節省一半的時間。
昆山某機構在聊到“落戶調檔”的問題時說,如果個人檔案在教育局的話,他們不好直接從教育局調檔案,最好個人先把檔案調到當地人才市場。“如果教育局不給郵寄到人才市場,我到時候再幫你想想辦法,找找關系,看能不能調檔函開教育局的抬頭。”昆山某代辦公司說。
辦不成,已繳的社保不退
“我們公司經營10多年了,之前落戶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這些公司很自信,或許如他們所說的“有關系”、“有方法”,也或許就是當地部門睜只眼閉只眼為樓市開的一道“閥門”。
但是,他們不怕政策有變動嗎?不怕有風險嗎?從這些機構的回答中來看,他們顯然已有“預判”和更多應對辦法。
“萬一證書到時候因為政策變動,不能用了,我們雙方各承擔一定的費用。定金退給你,但已繳納的社保就不退了。”這家廣州某公司說,一般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的。
同是代辦廣州入戶的一家公司則說,考完試拿到證書后,因為考慮到政策的風險,會讓辦理者持證滿半年后,再辦理落戶。
雖然大部分的錢退還了,但這期間花費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又有誰來承擔呢?關于這個問題,這些機構無法回答。
對于這種現象的存在,在1月18日由和訊網主辦的第十五屆財經風云榜上,90度地產也與出席嘉賓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國務院國資委法律顧問劉紀鵬進行了探討。
劉紀鵬提到,現在地方財政收入有三個:稅收+賣地收入+資本運作。如今,房地產行業一控制,不少地方認為,房子賣不出去,收入減少,經濟帶不起來,所以可能就會存在變相的松綁。
“人才引進都降到中專了,只要中專就可以落戶買房。從判斷看,規避政策,從理性分析,也是合理的,地方政府還是希望房地產能成為地方經濟的一個主要支柱。但從長遠看,我們并沒有看到一個更好的前景。”
劉紀鵬說,存在代辦入戶的機構,為了生存有它合理的成分,我們也能夠理解他們為什么這么做。但要引導他們往前看,如試點房地產稅,地方一定會嘗到甜頭的,稅率由當地掌握,自己調節這個點,能從根本上解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躲貓貓游戲。
劉紀鵬認為,現在的政策是攻堅戰略,賣一塊地就少一塊;而房地產稅的開通是井水戰略,打一瓢水,里面還有那么多水,因為,房地產稅如果能推出來,多賣一套房子就會增加一個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