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行情分化可視為去年風格的延續。事實上,2017年代表藍籌股的上證50指數上漲25.08%,中證100指數上漲30.21%,而創業板指數下跌了10.67%。據社科院金融所的統計,截至去年年底,去年初市值在2000億元以上的股票平均漲幅超過30%,而市值在50億元以下的股票平均跌幅超過20%。
嘉實價值精選股票基金經理譚麗認為,2017年市場并不是嚴格的價值風格,而是所有的龍頭、藍籌股表現都很好。對于白馬藍籌走俏的原因,泓德基金泓匯混合型基金經理郭堃給出了答案:宏觀調控大環境、A股納入MSCI、外資進入國內市場等因素導致市場聚焦各行業確定性最高的龍頭,也就是所謂的核心資產,被認定為核心資產的公司可以享受更高的估值溢價。以往A股的估值框架更看重邊際增速的變化,但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更看重的是絕對增速,因此他們對核心資產給出了高估值。
在2018年投資策略中,不少基金機構認為龍頭風格有望延續。海富通基金認為,在“脫虛向實”大背景下,估值重塑、經濟企穩、供需優化、價格上漲帶來的傳統企業經營基本面改善,以及競爭格局優化使得行業龍頭實現更快增長,這個趨勢或延續,行業龍頭的競爭優勢將愈發顯著。鵬華基金宏觀策略分析師張華恩表示,業績主線在2018年有望延續,大市值和低估值策略積極有效,但同時,大市值公司中估值高位的品種需要警惕業績不及預期所帶來的風險。
2017年業績驕人的嘉實基金(博客,微博)雖然指出部分消費白馬(如食品飲料、家電)股票已基本完成估值修復、機構持股集中度也處于高位,但考慮到業績持續增長、價值投資深入人心、賺錢效應顯現、CPI溫和回升背景下確定性機會溢價等因素,上半年部分消費白馬有望繼續上行。
與此同時,某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師表示,龍頭股走強需要以行業向好為前提條件,不能把去年暴漲的白酒、家電簡單歸結為龍頭優勢。事實上,過往十年白酒、家電行業的格局并無顯著變化,股價的強勢表現主要緣于實體經濟的強勁表現拉動了消費行業的業績。
上述分析師認為,2017年龍頭風格或更接近2005年,當時同樣出現了實體經濟走勢強勁分走流動性,從而出現抱團龍頭股的情況。事實上,過往A股單一風格也很少持續超過兩年,優質中小盤股也并不是沒有機會。目前隨著中小盤盈利增速提高,白馬藍籌的盈利優勢已不明顯;同時,隨著滬深兩市TTMPE減去5年期國開債收益率成為負值,債市對避險資金的吸引力大于藍籌白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