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發出的短信以及撿包者的回復。
聲音:時代會變,美德不會過時
1月11日,此事經網絡和新媒體平臺傳播后引起很大反響。多數網友認為,盡管時代在變化,但撿到東西應該歸還這樣的價值觀不會變化,遵守社會公德應從每個人做起。
網友“人臉勝”:水再深,做你應該做的,況且還有孩子在看著呢!
某網友:作為成年人,請大家都能夠傳播善言善行和正能量,更應該身體力行給下一代做好榜樣,畢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請相信社會上還是好心人多。
葫蘆島市歷史學會副會長張愷新表示,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就留下了許多這方面的故事。良好的道德修養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不會因時代的變遷而過時。切記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葫蘆島市初中教師韓葉表示,撿包者的話,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理:好事想做,但又怕被欺騙感情。有些人的行為確實讓人失望,但應該看到社會主流還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家長應從長遠著眼,從一點一滴小事培養孩子的健康心態,讓他們心存善念。
律師:拒不歸還失物,涉嫌不當得利
遼寧東鳴律師事務所律師夏立東表示,撿錢包如果拒不返還,在法律上稱為“不當得利”,失主可以依法要求返還。這屬于民事糾紛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