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緊縮浪潮自去年以來愈演愈烈,目前少數幾家選擇按兵不動的全球主要央行中,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無疑最為寬松。不過,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今可能正在悄然發生——被市場視作最寬松央行的日本央行,上個月實際上已經在“偷偷”縮表!
日本央行上周末披露的數據顯示,與11月底相比,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上的總資產已經縮減了4440億日元(合39億美元),規模為521.416億萬日元。盡管縮減規模較小,但這是自2012年末安倍經濟專屬的質化與量化寬松政策實施以來,第一次出現下降。
與去年11月30日相比,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上最大的資產類別——日本國債的規模在12月31日縮減2.9萬億日元(合250億美元),規模達440.76萬億日元。換言之,日本央行已經開始拋售國債。同時,資產負債表上新增了其他資產類別,包括股票交易所基金、日本房地產基金和其他資產。
在安倍經濟時代中,日本央行的第一次資產下降幾乎沒有引起投資者注意,其總資產依然巨大,約占日本GDP的96%。不過,這一數字層面的悄然變化,依然值得廣大市場人士保持警惕!
事實上,盡管表面上沒有流露出任何風聲,但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增速卻已在去年明顯放緩。
在質化與量化寬松政策實施的高峰期,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過去十二個月中,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增長了93.4萬億日元。然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過去十二個月中,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只增長了44.9萬億日元,與資產負債表規模最大的時候相比,縮減了52%。
一些業內人士指出,在歐美等央行相繼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今年日本央行的超寬松政策也可能發生轉向,特別是當前經濟和通脹雙雙走強的背景下。
去年,日本央行決定將維持短期利率-0.1%不變,將日本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維持在0.0%不變。市場擔心,這種長期的寬松政策或將破壞日本的銀行體系。但去年12月20日,黑田東彥沒有就此予以置評。他表示:“我們的首要目標是盡早實現通貨膨脹率達到2%的目標。”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策略師預計,日本央行最早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上調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目標,其他人士則預計這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