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一份資管新規征求稿弄得資管行業四面楚歌。然而在圣誕節這天,又一重磅消息駕到資管行業:12月25日,財政部發布的財稅90號文,再次細化了資管產品增值稅規則,而這次最受關注的是私募基金。
排排君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私募基金分為三種:契約型、有限合伙型和公司型。所以,成立形式的不同,也就導致其納稅主體也不一樣。
有限合伙型和公司型私募基金,一個是合伙企業,一個是公司,因此其基金背后的企業或公司就是納稅人,而契約型私募基金為非法人主體,其基金本身并不是納稅人,基金管理人才是。了解這些后,咱們就來仔細研究研究,這私募基金是如何征收增值稅?對咱們投資者又有什么影響?
哪種私募基金需要征收增值稅?
剛剛上面說了,契約型私募基金并不是法人實體,就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了嗎?被業內稱為“140號文”的新規第四條明確提出,“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意思就是說,兒子發生了應稅行為,由老子來交稅。
對于契約型私募基金來說,其本身不繳稅,但需要由私募基金管理人來繳納增值稅;而對于有限合伙型和公司型私募基金來說,則由其背后的合伙企業或公司繳納增值稅。
私募基金如何繳納增值稅?
超市購物需要繳納消費稅、買車子、房子需要繳納購置稅,這里的超市購物、買車買房就是所謂的應稅行為。而此次新文件也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應稅行為也做了規定。
私募基金簡單說,就是客戶把錢給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在二級市場上買賣股票等投資品種,獲得投資收益扣除固定管理費和業績報酬后,再返還給投資者。
而這其中就有兩處應稅行為:買賣股票(如果是買賣債券,會有利息收入,也屬于應稅行為,在后面會講)、管理費。而對應到文件中則分別是金融商品轉讓和直接收費金融服務。
金融商品轉讓
金融商品轉讓很好理解,就是買賣有價證券、外匯、金融衍生品等行為,而買賣所獲得的收益則需要繳納增值稅。排排君需要提醒一點的就是,這里說的交易是在未持有至到期的前提下。
直接收費金融服務
根據文件規定,“所謂直接收費金融服務,是指為金融業務提供相關服務、并且收取費用的業務活動。其中就包括提供資產管理、信托管理、基金管理等服務。”而私募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即屬于直接收費金融服務,因此也需要繳納增值稅。
增值稅如何計算?
征稅方式分為兩種,一是簡易計稅方法,二是一般計稅方法;前者稅率為3%,后者為6%。由于管理費屬于私募基金的自營業務,一直都存在增值稅,按6%交,所以咱就以6%來舉例。排排君也為大家整理了一個表格,便于理解下面的例子。
私募基金增值稅征稅方法 |
|||
基金類型 |
契約型 |
有限合伙型/公司型 |
|
納稅主體 |
私募基金管理人 |
有限合伙企業/公司 |
|
管理費 |
稅率 |
6.00% |
|
金融商品轉讓價差 |
稅率 |
3.00% |
|
利息收入 |
稅率 |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