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更具前瞻性
根據數據,18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共有13個行業板塊獲得了融資凈買入。相較于近期主力資金凈流入的情況,這一數據反映出了場外杠桿資金仍相對較強的參與意愿。
本周首個交易日,商業貿易、采掘、通信、有色金屬和銀行這五個行業板塊的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分別獲得凈買入3.08億元、1.91億元、1.85億元、1.71億元和1.26億元。對比周一板塊間的主力資金流向數據,主力資金流出前五的行業分別為食品飲料、采掘、家用電器、銀行和紡織服裝。顯示出場內外資金對熱點的把握上雖有部分一致,但仍存在顯而易見的分歧;另一方面,把時間軸拉長,上周以來,融資凈買入居前的板塊分別為非銀金融、電子、銀行、有色金屬和生物醫藥,其中非銀金融和銀行板塊恰是昨日漲幅前兩位的板塊,顯示出了融資在對熱點的把握方面具備一定的前瞻性。
從昨日實際交易來看,申萬一級行業中,本周首個交易日融資凈買入居前的商業貿易、采掘、通信、有色金屬和銀行這五個板塊的漲跌幅分別為0.09%、0.19%、1.25%、-0.11%和1.59%。相較之下,周一獲得主力資金凈買入的食品飲料、采掘和家用電器、銀行和紡織服裝板塊昨日的漲跌幅分別0.81%、0.19%和0.87%、1.59%、0.37%。由此可見,相對于融資,主力資金顯然在對短期熱點的把握上則更勝一籌。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資金面方面,融資余額持續上行是投資者較為關注的指標之一。自2016年年初股市調整之后,場內杠桿資金的體量在9000億元上下的窄幅區間波動,近年來均未突破萬億元,而11月融資余額終于突破萬億元,且呈現出了高位震蕩之勢,但隨著杠桿資金波動區間的收窄,其領先性也已逐步與資金面同步指標,但仍能從側面反映出市場的風險偏好,從近期融資余額表現出的前瞻性來看,中期市場表現也依然樂觀。
中原證券也表示,當前兩融余額方面呈現出了高位震蕩局面。一方面,銀行股上周重新獲得了風險資金的偏好,此外醫藥生物、電子受到追捧。而電子板塊主要是由于京東方A個券流入較多所致,其對整個板塊的貢獻在66.49%。另一方面,家用電器、食品飲料兩融余額出現高位回落,表現風險偏好資金未來或將重新配置。投資建議上,建議規避前期資金流入較多的高估值行業,適當配置銀行以及市場融資余額較低的軍工、傳媒等行業。基于融資融券余額數據的量化技術選股,投資者可以個股融資融券7日均線相對低位拐點,漲幅為正、成交量溫和放大為條件選取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