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今年以來一路走高,在臨近年底之際,不少多頭開始憧憬明年繼續保持好運,越來越多交易員正押注,布倫特原油將在明年年中升至每桶80美元。就在市場信心滿滿之際,加拿大油砂價格最近逆勢暴跌引人關注,暴露了這個國家能源行業的脆弱性,加拿大有可能成為明年多頭的又一大“福星”!
油市信心倍增 多頭“下血本”投行紛紛上調油價預期
過去一周,有超過3.2萬手到期時間在2018年6月及以后、行權價在80美元/桶的布倫特原油買權合約成交。這些合約相當于3200萬桶原油,總成本大約900萬美元。另據ICE歐洲期貨交易所數據,上周四交易的布倫特合約中有五分之一都是80美元的買權合約。
隨著歐佩克承諾進一步延長減產至2018年年底,看漲油價的人士辯稱,庫存萎縮意味著任何供應中斷都可能導致急劇的價格上漲。近幾個月來這些風險有所增加,沙特和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再加上委內瑞拉政局動蕩以及伊拉克聯邦政府和庫爾德地區之間的沖突,這些因素都推動了買權合約的成交激增。
此外,近期象征著油市供需前景更偏均衡的“現貨溢價”現象也變得愈發明顯,近月交割的布油價格持續高于遠期合約價格,這表明油市需求強勁,供應正在趨緊。上周末數據顯示,布倫特2018年12月期貨合約較2019年同期合約溢價2.61美元,部分WTI原油合約也出現了現貨溢價。高盛、瑞銀和瑞士信貸等投行都已上調了2018年的油價預測。
加拿大管線和鐵路運能統統飽和 供應變數不得不防
除了上述產油國的地緣政治風險溢價之外,原油多頭明年還可以多多關注加拿大,該國的特殊情況有可能令其成為明年市場供應的一大變數,一旦發生諸如11月Keystone管線泄露之類的事件,這個國家就會對國際原油市場的供應造成重大影響。
考慮到加拿大的各種在建項目(多年前油價高企時的計劃),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預計,加拿大2018年的油砂日產量將增長31.5萬桶,2019年還將再增長18萬桶,至每日320萬桶,這種增長可謂“史無前例”,但會否對國際市場造成影響還取決于它的出口運輸能力。
加拿大的產油商已經因為管線和鐵路運能統統飽和而被折磨得焦頭爛額。加拿大油砂價格最近逆勢暴跌,加拿大重質原油較WTI貼水一度擴大至每桶28美元,價格跌至每桶不到30美元,是四年多以來的最大差距,國內供應增加以及上個月TransCanada Corp旗下Keystone出口管線泄漏就是主要原因。卡爾加里IHS能源公司的董事Kevin Birn直言,如此巨大的價差使加拿大石油生產商每天損失2000萬美元。一些外資石油巨頭已經放棄加拿大油砂,轉去投資更有利可圖的美國頁巖油,僅今年一年便出售逾230億美元的加拿大資產。
當前加拿大原油行業的運輸網絡究竟有多脆弱?可以說這個國家的原油出口管線運營已經接近極限,而提議中的新項目,比如TransCanada旗下的Keystone XL管線以及Kinder Morgan Canada的Trans Mountain管線擴建項目,因監管延遲和環保方面的激烈反對而遇阻。Enbridge的Line 3更新項目在2019年底完成之前,預計不會有新的出口管線建成。
另一方面,雖然阿爾伯塔省的生產商寄望通過鐵路向市場運送原油,但鐵路業者對于逐月簽約運輸現貨原油的意愿低落,甚至毫無興趣,也不愿進行擴大運能的投資,因擔憂對鐵路服務的需求增加只是暫時的。鐵路公司過去投資擴大運能時曾遭虧損,在2014年油價崩跌和新輸油管線投入使用后,石油行業對鐵路服務的需求下降,鐵路公司只好把重點轉向了其他商品運輸。如今,加拿大鐵路正忙著運輸糧食,無法完全解決石油的積壓問題。
此外,交易商及生產商本身也不愿簽署長期鐵路運輸合約,因為鐵路運輸的成本要高于輸油管。例如,利用火車將加拿大原油輸至美國墨西哥灣的成本為每桶約10-12美元,而輸油管的成本則為每桶約8美元。
以上這些都凸顯出加拿大能源行業的脆弱性。今年11月下旬,從加拿大到美國的重要輸油管道Keystone因為發生泄露而被關閉,立即導致北美市場趨緊,美國原油價格因此創下兩年新高。考慮到當前加拿大原油出口運輸形勢如此嚴峻,原油投資者務必多加留意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