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10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組織生產系統演練,為正式推出人民幣原油期貨交易做準備。
演練主要模擬了原油期貨上市前一天、當天的交易、結算、出入金、套保申請、數據報送、行情轉發等業務流程,包括期貨公司、參與交易的客戶、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石油企業、行情轉發商等在內的所有市場相關方都參與了進來。
這已經是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今年組織的第五次演練。半年前,客戶們的賬戶就已獲準開通,經過不斷演練,系統也已就緒,人民幣原油期貨交易,只欠一聲哨響。
隨著中東局勢變化,以及原油供應巨頭俄羅斯與沙特關系回暖,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延長原油減產協議,市場對于2018年的原油價格上漲的預期增強,而中國或許很快推出的人民幣原油期貨,則給全球市場增添了新的變化因素。
國外資金可參與
“目前,無論是開戶、風控、客戶準備,都已經完成了,就等領導一聲令下。估計2018年上半年會推出來。”上海某參與演練的期貨公司中層員工劉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據劉明介紹,2017年6月前后,期貨公司就被允許展開全市場的宣傳,原油期貨的賬戶開設也被允許了,客戶很熱情,從數量上看,散戶居多,但是從資金規模來看,還是大型機構規模更大。
5月11日,在證監會的批準下,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發布了《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章程》《上海國際能源中心交易規則》和相關細則。
根據細則,客戶的資金門檻為50萬元,并且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即最高杠桿可達20倍,相比起來,市場上大部分期貨交易杠桿僅為10倍。
交易的報價單位為人民幣元/桶,交易的單位為每手1000桶,交易的時間為上午9:00-11:30,下午1:30-3:00。
在12月9日的演練中,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共有149家會員的482個客戶參與了測試,國內客戶總計完成159億元的入金,另外還有國外資金完成的8.6億美元入金。
而最大的亮點恰在于此,人民幣原油期貨將是國內第一個允許外國資金直接參與交易的產品。根據規定,國外的個人和機構,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開戶,一種是尋找中國境內的期貨公司開戶,在境內的銀行開立美元賬戶和人民幣賬戶;另一種是尋找國外的中介機構開戶,這些國外中介機構需要在國內備案并與國內期貨公司對接。
“雖然我們的原油期貨是以人民幣定價的,但是國外參與的資金可以用美元交易,在交易環節是人民幣計價,但并不需要真正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在結算時,國外資金可以選擇以美元結算,也可以選擇把收益兌換成人民幣。”劉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