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食藥監總局已責成浙江省食藥監局立即對莎普愛思產品廣告內容進行復審。
而在12月13日,莎普愛思公告稱,公司將延期回復相關上交所《問詢函》和浙江證監局的《關注函》。
截至截稿時,莎普愛思董秘吳建國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董秘辦人士則稱“一切以后續公告為準”。
莎普愛思近期因其拳頭產品莎普愛思滴眼液療效被質疑,被推到風口浪尖,其股票已于12月7日停牌。
在新的臨床有效性試驗結果出來之前,莎普愛思的“療效”仍存爭議,多位眼科醫生表示,“尚未有實證醫學證據證明莎普愛思滴眼液療效的確切性。”
不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上海多家藥店發現,店家持觀望態度,該滴眼液仍在柜上銷售。
而在資本市場上,莎普愛思今年前三季度營收7.03億元,凈利潤1.4億元,同比雙雙下滑,多位大股東減持股票,但與此同時,國民信托旗下4只產品卻在三季度悄然入場。
“療效”:仍存爭議
12月9日的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莎普愛思說明前期是否按照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等規定,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詳細說明該滴眼液的療效情況,患者使用的投訴,說明書的適應癥表述和廣告內容的適應癥是否一致,開展廣告自查等六大問題。
而在12月4日的澄清公告中,莎普愛思稱與江蘇省藥物研究所合作研制芐達賴氨酸滴眼液,在1995年和1998年分別完成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總有效率分別為71.13%和73.73%。
不過上述20年前的臨床試驗,目前遭遇到較大爭議。根據莎普愛思滴眼液說明書,該藥品適應癥為“早期老年性白內障”,藥理作用為“醛糖還原酶(AR)抑制劑,文獻報告對晶狀體醛糖還原酶有抑制作用,可以達到預防或治療白內障的目的”。
“醛糖還原酶抑制劑,是糖代謝的一條通路,針對極少數代謝相關性的白內障人群,在發病前期可能有一些緩解作用。”13日下午,浙江某醫院一位眼科醫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不過,她強調,尚未有實證醫學證據證明其療效的確切性,“有效性也和該藥物在晶狀體的濃度有關”。
“用藥主要作用不是治療,主要是延緩白內障的成熟。”11日,另一位杭州某眼科醫生指出,該醫院門診部使用的是白內停和卡林優滴眼液。
而記者采訪的多位眼科醫生以及一位浙大在讀眼科學博士均指出,“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方法是手術”已成為全球眼科界的共識,“白內障的治療藥物還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