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英國最新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英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3.1%,為近六年來最高。這將市場關注焦點轉向通脹數據是否令英國央行做出更為鷹派的利率決議。
英國國家統計署(ONS)發布的數據顯示,衡量通脹的核心指標11月CPI漲至3.1%,是近六年來首次突破3%的關口。此前,經濟學家預計11月CPI會持平于前三個月3%的數據。
英國國家統計署的聲明表示,CPI漲幅超過3%,主要是由于休閑和文化類產品與服務價格漲至2010年以來最高,尤其是電腦游戲價格大幅上漲。機票費用的環比跌幅也小于去年同期,助推了通脹。但雜貨商品、計算機設備、旅行與金融服務的價格下降,部分抵消了通脹的上行壓力。
其中,食品價格平均同比上升4.4%,蔬菜和燃油價格分別同比上升了7.4%,魚類價格更比去年同期大漲9.3%。但除去能源和食品之類波動性較大的商品,英國核心通脹當月上升2.7%,連續四個月處于平穩狀態。
市場目前關心通脹數據是否會使英國央行作出更為鷹派的利率決議。由于通脹超過3%,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必須致信給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加以解釋。去年12月,卡尼在英國10月通脹跌至0.9%時也曾致信哈蒙德。據稱,此次相關信件計劃于明年2月發布,屆時英國央行也將公布通脹報告。
不過,相比于CPI,英國央行的通脹衡量指標逐漸轉向CPIH,即在CPI的基礎上加入了業主居住者的住房成本。這一指標在11月為2.8%,與10月前值持平。
11月初,英國央行十年來首次加息25個基點,成為繼美聯儲、加拿大央行之后第三個加息的主要央行。市場普遍認為這是一次“鴿派”加息,因為會議紀要刪去了關于未來需要的加息次數可能超出市場預期的表述。
但是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在記者會上表示,英國未來的通脹率仍讓人擔心,未來三年可能需再加息兩次,以便讓通脹回到2%的目標。
不少經濟學家預言,英國通脹可能已經觸頂,“脫歐”公投導致的英鎊匯率大幅下跌提升了進口成本,也是通脹上行的關鍵動力,但明年中旬這一傳導機制可能減弱,英央行的下一次加息或等待更久。英國央行行長卡尼也曾表示,他預期通脹將在10月或11月達到峰值。
此外,目前普通英國人的薪資增長僅為2.2%,實際工資增幅要落后于通脹,購買力下降,英國家庭的財務緊縮將繼續。但是一些分析人士預計,即將公布的8至10月薪資增幅會高于2.2%。
分析師們對英國下一次加息的時點目前意見不一。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露西·奧卡羅爾表示,目前通脹很可能已經接近峰值,但一些近期的調查表明,占英國經濟2/3的服務業成本和定價都在上漲,將傳導給整體通脹,應盡快加息,否則將有損消費支出這一經濟引擎。她表示,英國央行現在像在走鋼絲。太高的通脹會威脅到央行的信譽并有損經濟。
IHS Markit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威廉姆森則認為通脹還可能繼續升高,“通脹封頂3%的希望因最近油價的提高而落空。原油價格在11月份跳升。更多來自于石油的上行壓力可能在未來數月內持續。最近的調查數據也顯示通脹還未至頂,這部分反映出公司還需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英鎊的走弱也會令通脹在未來數月內繼續上升。進口成本的持續走高會推升產品價格。”
而Pantheon宏觀經濟的分析師山姆則認為,通脹已在11月觸頂并開始回落。鑒于食品通脹轉向溫和、油價上漲不會持續,預計CPI在明年底跌回2%的目標,英國央行會至少等待12個月再加息。
市場預計,本周即將舉行的英國貨幣政策會議不會再次宣布加息。目前,“脫歐”是英國經濟前景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脫歐”談判結果預計將是英國央行未來利率調整的最大決定因素。野村證券指出,最值得關注的是會議紀要措辭,例如貨幣政策委員會是否重申市場還沒有充分計價入政策收緊的可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