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了10個月的二八行情之后,A股在11月中旬迎來了今年以來最明顯的調整,雖然從漲、跌幅靠前的混合型基金業績排名上看,市場的這次調整并沒有對原有格局形成撼動,但卻讓個別基金出現了與此前不一樣的情況,而這正是部分敏感的投資者窺視基金未來業績發展的重要因素。
根據記者觀察,此前以藍籌消費股和成長白馬股為主的漲幅靠前混基業績在本次市場震蕩中平均受到了五個百分點的回撤壓力。而原本跌幅靠前的混基雖然整體表現穩定,但卻出現分化跡象,其中中郵創新優勢在基金經理變更的情況下業績明顯好轉,而交銀先鋒(519698,基金吧)、交銀數據產業、大摩多因子策略等業績虧損有所加大。
漲幅靠前混基業績整體平均回撤五個百分點
A股11月14日以來的震蕩讓原本馬不停蹄的上漲行情得以休整,從積極因素方面看,這不僅有利于后市行情的延續,更有利于投資者對基金風險控制能力的檢驗。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的統計,從11月14日到11月30日,除滬指跌幅較少,不到4%以外,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中小板指數的跌幅均超過了6%。同期,藍籌股中的白酒、家電、食品飲料和以海康威視(002415,股吧)、立訊精密(002475,股吧)為代表的成長白馬股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調,而后者的跌幅更加明顯。今年以來,在二八行情分化嚴重且持續的影響下,持有以上板塊的基金業績可謂是飛速增長,而近期的調整則對混合型基金造成了一定影響。
從前11月混合型基金上漲靠前的產品看,有3只漲幅超過了50%,而在前10月,達到這一水平的混基有8只。也就是說,僅11月份的震蕩,就令漲幅超過50%的混基減少了5只,其中還有一只甚至跌出了漲幅前20名。
從具體產品上看,在11月份大盤震蕩的時間節點前后,東方紅資管旗下的多只混基業績保持平穩,上榜產品數量也沒有太大變化。與之相比,上投摩根旗下的上投摩根新興動力H/A則從前10月的57.96%和57.60%下降到了前11月的44.41%、44.14%。
綜合漲幅榜前20名的混基業績對比來看,A股11月份的震蕩平均讓績優基金出現了五個百分點左右的凈值回撤,盡管如此,這些基金還是保持了非常優秀的業績。
以嘉實優化紅利為例,該基金的三季報顯示,其前十大重倉股為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中國太保(601601,股吧)、五糧液(000858,股吧)、伊利股份(600887,股吧)、海康威視、大族激光(002008,股吧)、山西汾酒(600809,股吧)、新經典、長春高新(000661,股吧)、大華股份(002236,股吧)。雖然目前并不知道基金經理是否在三季度后對持股進行了調倉,但以上述股票11月的走勢看,招商銀行、大族激光、長春高新均收紅,其余多只股票的回調也明顯小于同行業平均值,這對該基金凈值的抗跌性起到了很好的緩沖作用。
而國泰新經濟靈活配置則更加明顯,該基金三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高度集中,主要以白酒和銀行為主,具體為貴州茅臺(600519,股吧)、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中國太保、五糧液、瀘州老窖(000568,股吧)、農業銀行(601288,股吧)、工商銀行(601398,股吧)、建設銀行(601939,股吧)、華泰證券(601688,股吧)、山西汾酒。前兩大重倉股貴州茅臺(600519,股吧)、中國平安就占到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的17.45%,而這兩只股票在11月份還是收漲的,這極大穩定了該基金的業績表現。
有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近期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但這主要是個股漲幅巨大的正常修正和基金部分業績兌現造成的,從目前情況看,藍籌和白馬成長中的龍頭上市公司在市場回調期間反而受到了各路機構的頻繁調研,這說明在經濟發展格局沒有大變化的情況下,此類個股在回調過后仍然會是機構持有的重點對象,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不存在機構資金持續大批撤離的風險。
落后基金跌幅分化 個別基金現好轉跡象
本以為在市場回調期間,跌幅靠前的混基業績會更加難看,但出人意料的是,與前10月的跌幅相比,前11月混合型基金的最大跌幅依然維持在-26%的水平,并沒有像股票型基金那樣出現整體下沉的現象。
橫向對比來看,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是前11月混基中業績墊底的產品,跌幅為-26.10%,而在前10月跌幅最大的是中郵創新優勢,幅度為-26.65%。雖然整體跌幅水平沒有太大變化,但在市場調整時期最后一名的業績反而出現0.55%的回升著實讓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