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期貨市場罕見地出現了新產品“空白”,全年竟無一例新產品掛牌交易,因此市場也對2017年期貨市場新產品上市寄予很高的期望,尤其是原油期貨這一重要品種,該產品被認為是我國資本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的探索和試點,也是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上海“一帶一路”能源市場建設的重要舉措。
但時至今日,原油期貨產品上市尚無準確時間表,市場各方都在呼吁監管層應該盡快推出這一品種。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商品期貨龍頭、國內首個國際品種,原油期貨擔負著期貨市場國際化、謀求大宗商品定價權的重要歷史使命,因此原油期貨推出宜早不宜遲。
另一方面,市場及參與機構的籌備工作卻絲毫沒有受到消息面轉冷的影響,依舊在“熱鬧”地籌備工作當中,迎接這一重要的期貨品種。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原油期貨推出在中國國內經過了漫長的道路。推出原油期貨的想法最早在2013年就已經形成,截至目前籌備工作完成,該項目牽動了包括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證監會、人民銀行、外匯局、海關總署、質監局等多個相關部門,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支持原油期貨的推出。
2017年被市場認為是原油期貨品種的破殼之年。事實上,今年以來,證監會高層的數次亮相中,同期貨市場相關的內容里總會提到與原油期貨相關的內容。
如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9月8日在“2017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上透露,目前原油期貨上市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而近期證監會副主席李超的講話中也提到了加快建設國際化的原油期貨市場。
但當2017年還僅剩一個月之時,原油期貨掛牌依舊沒有看到實質性的進展。
“之前說是十月份,最近也有一些傳言說到年底,近期有一個消息是,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成品油現貨交易正式上線,我個人看,在有序推進中,但是具體時間官方沒有說明。”一位長江期貨的人士11月2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根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目前原油期貨的相關準備工作基本都已完成,僅差監管層的批準。
在此之前,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四次全市場生產系統演練已經順利完成,另外年中證監會已經批準了《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標準合約》的發布。
對于推進進度預期的模糊,南華期貨副總經理朱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道:“何時推出比較難以預測,因為在中國期貨市場要上市新品種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時間是很難確定的,特別是原油牽涉到國家重大的戰略品種,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大宗商品,所以在推行原油期貨的過程中,高層在做決策的過程中考慮問題會比較多,假如問題沒想明白就可能放一放,是這樣一個現實,所以急不得。”
但朱斌隨后補充道:“總體的大趨勢來看,原油期貨推出應該是水到渠成的,雖說有一些技術性的問題。大的方向沒有變化,小的技術性細節性問題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還沒有完全解決,才導致原油期貨在上市過程中需更多的謹慎角度考慮,會更多地研究一下。”
就在本月,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巖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透露了目前原油期貨的最新進展,他表示目前原油期貨的各項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機構忙碌籌備
盡管原油期貨何時掛牌尚無準確信號,但市場機構已經在積極籌備當中。根據此前的消息,有92家期貨公司為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會員單位。
目前的工作中投資者教育和原油期貨知識普及是各家機構的重點。
朱斌告訴記者:“期貨公司對原油期貨肯定是相當重視,南華期貨的重視程度也很高。目前,我們已經舉辦了3期國際原油工程師的培訓班,邀請國際頂尖的咨詢機構,跟國內優秀的原油專家作報告,另外還做了很多投資者教育的工作,讓客戶進入到市場后可以理性參與原油期貨,客觀評估原油期貨的成敗和得失。”
北京一家大型期貨公司的人士則告訴記者:“雖然原油期貨沒上市,但是培訓、宣傳工作必須要提前開展,尤其是在上市之前的力度要大一些。”
另外,有關原油期貨產品上市前的準備工作中,相關研究工作也需要走在前端。
前述長江期貨人士也告訴記者:“我們關于原油價格走勢的基本研究已經準備好了,另外研究部門的工作開始覆蓋原油領域,現在每周都會定期發布原油市場的周報,現在已經基本準備好,就等著原油期貨上市了。”該人士向記者展示了其研究部制作的報告,報告對全球的原油市場均有追蹤。
除了外圍工作外,各家期貨公司也在積極對接客戶。
西南地區一家大型期貨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因為預計是今年年底能夠推出原油期貨的產品,我們三四季度就開始接觸產業鏈上的客戶,為之后的交易做鋪墊。產業鏈上企業對于原油期貨的熱情還是很高的。”
“實際上,我們已經把前期能夠做的工作都做完了,希望今年原油期貨能夠推出,從各方面的情況來看,今年非常適合這一品種完成上市工作。”前述北京地區期貨公司的人士講道。本報記者 谷楓 實 習 生 武新苗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