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商務部發布的2017年1月份至8月份全國農村網絡零售數據顯示,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7290億元,同比增長38.1%,高出城市網絡零售銷售額的5.6個百分點。
從消費結構看,農村地區服裝鞋帽、家裝家飾、家居用品等實物型網絡零售額為4415億元,同比增長34.1%,在線旅游、在線餐飲、生活服務等服務型網絡零售額為2875億元,同比增長44.7%。從區域情況看,中西部地區實現網絡零售額2498億元,同比增長51.9%,高出東部地區增速21個百分點。
據悉,自2014年以來,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程,主要對中西部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縣發展農村電商進行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前三批確定的496個示范縣實現網絡零售額2295億元,同比增長44.2%,高出農村整體增速6.1個百分點。其中,示范覆蓋的26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網絡零售額457.6億元,同比增長61.5%,高出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平均增速6.9個百分點,電商扶貧已經成為助推脫貧攻堅;實現精準扶貧的有力抓手。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昨日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出臺新政策、探索新模式、利用新技術,加快推動農村電商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網絡零售的80%左右通過快遞實現,網絡零售產生的快件量占快遞業務量的比重接近了60%。為推動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商務部會同財務部、國家郵政局選擇部分城市開展了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的試點。三年來試點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具體有五個方面:一是創新管理制度;二是統籌規劃快遞網絡;三是規范配送車輛管理;四是提升末端服務能力;五是加強信息的協同。
具體數據顯示,三年來試點城市完成23個物流快遞園區,25個快件處理中心,2600余個末端服務網點和近7000組智能快件箱等物流快遞服務設施的建設,形成了層次清晰、銜接有序的物流快遞服務網絡。支持物流快遞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信息系統對接,提高業務協同的服務能力,支持倉庫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試點企業供應鏈效率提升了20%。支持建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整合政府公共服務電子商務配送需求信息和物流快遞服務資源。
高峰表示,總體來看試點工作有效提升了物流快遞服務的水平,提高了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企業的協同效率,促進了我國電子商務更好、更快的發展。下一步,將在進一步總結提煉好的經驗、做法的基礎之上,出臺相關的政策文件,組織在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