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制度作為資本市場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制度,一直以來備受關注。9月19日,滬深交易所雙雙就上市公司退市問題發聲。
上交所副總經理徐毅林在“第十一屆指數與指數化投資論壇”上,闡述下一階段和今后工作時表示,“將加強對股票質押、債券回購、杠桿資金等影響市場平穩運行的關鍵風險點的監測、分析和應對,確保不發生影響市場穩定的風險事件,平穩處置高風險公司,抓好退市制度改革、并購重組等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完善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全力確保各項系統運行、業務操作安全運行零事故”。
針對新都酒店近日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判令撤銷深交所作出的終止上市決定一事,深交所在19日發文稱“堅決落實退市主體責任,嚴格審核恢復上市、重新上市申請,從嚴監管規避退市行為,對于達到退市條件的公司,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凈化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全力維護退市制度的嚴肅性”。
“不可否認的是,在A股市場中,關于上市公司退市難的問題長期存在,要讓退市常態化,就要嚴格執行退市制度,以此威懾并推動上市公司更關注經營,同時,能更公平、科學、有效地阻止投機性假重組。”財富證券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趙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對投資者進行充分的風險教育,把證券市場“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市場法則真正落實到位,投資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護。
2014年10月17日,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的《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發布,并于發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如今,這一制度實施已有兩年零十個月,雖然退市股票的數量于近年來略有增加,但整體退市率依舊不足。
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就應該有進有退、進出有序。然而,在A股市場卻出現了“退市難”,原因何在?趙歡認為主要還是政策和機制存在一些漏洞,給了一些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可乘之機,因此,就必須要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
“有些本該退市的上市公司,頻繁地借助各種手段或方法規避被退市的命運,比如,巧妙利用地方政府部門的補貼和獎勵、變賣資產、通過資產重組與"報表重組"等方式實現盈利,從而獲得喘息的機會。甚至還有的公司通過人為操縱,使財務報表出現連續兩年巨虧后而盈利的"一二一法則"來逃避退市。”趙歡說。
市場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重要基礎性制度,對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達到退市條件的公司,必須嚴格執行退市制度,把它們從市場中清理出去。同時,在新股發行常態化的今天,當退市機制與上市機制相配合,就會帶來投資資源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