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配圖
中國第四大房地產開發(fā)商綠地控股有限公司表示,截至6月底,該公司在遼寧省的部分子公司逾期償還4.575億元人民幣(合692萬美元)的貸款,這加重了人們對該公司債務問題的擔憂。
根據綠地集團8月25日發(fā)布的中期報告,遼寧部分子公司的逾期短期債務達2.475億元,逾期長期債務為2.1億元。上周,該公司對彭博新聞社表示,由于東北地區(qū)的房地產市場疲軟,該公司在該地區(qū)的項目面臨還款問題。
上周發(fā)布的報告稱,由于中國政府對房地產行業(yè)的調控力度加大,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出現“重大”轉折。本周二,綠地的一名投資者關系主管對彭博社的詢問做出回應稱,部分項目的合資經營性質和管理問題是導致借款逾期的部分原因。
渣打銀行駐新加坡的中國企業(yè)信貸研究主管馮志偉(音)表示:“借款逾期對綠地的影響是企業(yè)聲譽方面的打擊。該公司需要提高透明度,并與投資者溝通。”
綠地的子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債務償還問題。據《財新》雜志報道,去年,在觸發(fā)提前還款條款后,綠地集團的附屬公司上海云峰集團就在20億元的私募債券方面出現違約。
根據彭博匯編的價格數據,在過去10個交易時段里,綠地的6億美元2024年到期債券下跌了約1美分,至101.4美分。80億元人民幣的在岸2020年到期債券同期下跌2元至94.7元。截至周二下午3點14分,該公司在上交所的股價下跌0.9%,至7.61元。
涉及此次債務逾期的銀行包括錦州銀行、營口銀行、盛京銀行和恒豐銀行。綠地公司表示,出現在遼寧的債務逾期不會觸發(fā)其美元債券的交叉違約條款。該公司目前正在處理這些貸款事宜,爭取在2017年底前解決這一問題。
中金研究(CICC Research)8月25日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債務逾期反映了一個事實,即綠地集團對子公司的管理有些松軟。投資者應該關注該事件是否會使綠地內部的流動性狀況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