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里屯有一家很獨特的圖書館,架子上擺的不是一本本藏書,而是一些造型清奇的瓶子。來到這里的顧客都會打開些瓶子,嗅一下瓶里的味道,并為它買單。
這兒原來賣的是氣味,氣味也可以拿來賣?
從23歲做起,她堅持了9年,把8萬塊本錢變成了3億。氣味圖書館是創始人婁楠石的第五次創業,從18歲開始,她就渴望通過創業來證明自己。
19歲創業,兩年后她把10000塊變成100萬
“賣氣味,你瘋了嗎”。2009年,婁楠石決定再次出發,“我想做堅持一輩子的事業”,可身邊的人都不理解她在做什么。
現在,她定義的嗅覺產業終于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投資人追了她三年,直到做了自主品牌,氣味圖書館才接受了清科的投資。
她的故事還聽哭了徐小平,投資女神龍宇自稱是她的粉絲。姚勁波見她第一面,就主動敲定了合作。
19歲開始創業,婁楠石還在新西蘭上大學,她“著急做點什么”。于是,就把全部的生活費都給了國內的朋友,買進一批服裝。“剛一拆開包裝,這批中國的山寨貨看傻了我。開始以為一件都賣不出去,沒想到新西蘭人竟然很喜歡這些衣服”。
結果,每件都翻了5、6倍,我的1萬塊也變成了5萬。我就把5萬塊錢再投進去,很快我就從零售做成了批發,1萬塊滾到了20多萬。
21歲,婁楠石又在新西蘭開了一家北歐風格的服裝店。這次她選擇做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結果卻賠了。她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是自己并沒有考慮市場因素,北歐風格太小眾。“好在我服裝批發的生意一直在做,那邊還賺錢”。
3年時間,她把1萬塊大學生活費變成了100萬。“都是很簡單的模型,能賺錢就是敢做。”
30歲之前一定要出人頭地
為什么還在上學,卻急著創業?
婁楠石這樣解釋,因為家庭的緣故,希望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可以很快證明自己。我那時候不到20歲,希望30歲之前可以出人頭地。那時候想,還有不到12年了,有很多事都要學習,當時就很有危機感。
她曾是一個衣食無憂的富二代。婁楠石的父親是遼寧的房地產商,18歲她在新西蘭留學時,接到了父親病危的電話。
還在喪失親人痛苦中,她卻不得不面對一個冷峻的問題:家道中落,卻要慘遭落井下石。在采訪中,婁楠石一直有意拒絕邦哥關于家庭背景的問題。但她的一句話,讓我感覺到18歲那年的經歷,給了她多大的刺激。
那時候我認識到,以前很多人都覺得你很好,后來都反過來要踩你一腳。世界崩都塌了。18歲的我認識到了世界原來是那么的現實。
婁楠石的家庭問題,邦哥不想介紹太多。我們可以從《合伙中國人》節目中了解一二
她放棄綠卡背井離鄉,北漂“賣氣味”
2009年,23歲的婁楠石從新西蘭折騰回了北京,做了氣味圖書館。
刻骨銘心的經歷,讓婁楠石變成了一個特別理性的人。婁楠石在創業之前先做了假設和判斷,“我會假設什么行業有未來,如何在這個行業里立足、變現。”
創業氣味圖書館之前我想了兩點,這件事要是我一輩子能做的事業,所以這個行業規模必須很大,這是證明能力的象征。
第二是,人最怕年少得志,我不希望我人生里某一個經歷里特別狂妄,然后晚景凄涼。我就在選一個我最不擅長的事(傳統零售)做。
本來我大學畢業是想留在沈陽創業,但在沈陽完全沒有人能理解我在說什么。大家覺得我像神經病一樣,家人覺得我是念書念傻了。
婁楠石拿到了新西蘭綠卡,留下來最少也能有30萬年薪。在發達國家,還能享受到更很好的社會福利。“多少人因為一張綠卡可以假結婚,可以愛上自己不愛的人。我有了綠卡,還要放棄,回來創業。”
“賣氣味”在別人眼里并太靠譜,家里一分錢都沒給她。“我的家里人后來跟我說,家里沒支持你創業確實挺內疚的,讓你吃了這么多苦。但是,再回來一次,我們依舊不會支持你。到現在,我們都不理解為什么會有人為你的氣味生意買單?”
做氣味圖書館之前,她先后有過4次創業經歷。她做到了用10000塊賺到100萬,也在一次創業項目中,敗光了幾乎全部積蓄。
剛剛畢業,23歲的婁楠石來到北京,跟家人說是出來散心的。“就帶一個小包就過來了,行李都沒敢帶。之前做生意還剩點小積蓄,8萬塊錢不到。”
到了北京,婁楠石一個人都不認識。后來,發現一個發小在北京上大學。這個發小也是她唯一認識的人。“我絕對是白手起家。我沒有叔叔、也沒有干爹。”
賣氣味,是一門什么樣的生意?
“賣氣味”,被婁楠石稱為嗅覺產業。氣味行業是需要被升級的,如果人還餓著的時候,當然不會考慮要噴什么香水。
氣味圖書館里擺著各類的香薰、香水、甚至是牙膏等日用品。它也常常被是人定義為賣香水、香薰的店,是文青的最愛。
他們一直在做串聯香水和記憶的事。相比較看得見、聽得到的東西,嗅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然而氣味往往是最刻骨銘心的。代理了多年外國產品以后,在2014年,氣味圖書館開始研發自主的品牌。
這里的產品能給用戶帶來更多想象和回憶。在店里,你可以聞到花草、水果香,也可以聞到泥土、各種自然香味、甚至連舊書、生活中的味道都能在這里找到。
之所以取名為圖書館,更多是有一種把氣味封存和流傳的意味。
在“城市系列”香水中,你可以在這里聞到家的味道,成都的氣味夾雜著花椒的香氣,北京的氣味帶著淡淡的檀木香…
58到家、知乎、杜蕾斯都用它
2017年,氣味圖書館自主品牌創立三年。現在,它已經拿到了兩輪融資,成長為氣味領域行業第一。2015年底,清科投資的天使輪。16年底,天圖資本投的A輪,清科資本跟投。
對于拿投資,婁楠石的態度是謹慎的。“我們這個行業太新到還沒有一個周期,不代表我現在拿了錢,明天把業績做得好看,不見得氣味圖書館這么做能善始善終。”
在《合伙中國人》中,婁楠石做了一個新項目“嗅景”,現在嗅景回歸到氣味圖書館,成為一個To B的業務。
嗅景做的是嗅覺的logo,可以讓人通過氣味記住你的品牌。
氣味圖書館免費為企業做的氣味logo設計,客戶可以在辦公室、產品、員工、店里留下專屬氣味。58到家、知乎、羅輯思維、奔馳、杜蕾斯等都是它的客戶。
2009年創業,被當做異類,我創業的過程從來都沒有得到認可,一直被質疑。盡管到了現在,很多人仍然不理解我們是在做什么,包括我們公司的同事。因為,我們在做一個非常有前途的事業。婁楠石說,我不是一個賣香水的。
氣味圖書館是浪漫的,浪漫之所在,是基于對生活的熱愛。
而浪漫之外,是婁楠石并不浪漫的堅持。“年輕人,有誰會喜歡零售呢,很多都去做互聯網了。我最討厭零售業,我覺得人能把最討厭的事都克服了,我想30歲以后,不是隨便做點什么都很快樂和順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