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5月7日舉行的第六屆CF40-PIIE中美經濟學家學術交流會間隙對記者表示,中國將密切關注特朗普的減稅計劃。中美經濟關系從根本上講,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系。中美經濟關系的范圍絕不僅限于貿易,還包括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兩國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比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結構性改革政策等層面協調,以及中美之間關于國際經濟政策的協調等。中美在所有這些領域的合作都非常重要。
談及如何切實貫徹中美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晤共識,朱光耀表示,首先,必須充分地理解中美兩國元首所達成共識的內涵和重大意義,中美彼此尊重、增加互信、加強合作、實現共贏,這對于中美兩國人民福祉來說極為重要、極為有益,也有利于全球的和平和發展。
第二,基于雙方相互尊重前提,中美雙方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通過有效利用中美全面經濟對話機制,作出更大的努力,做大合作蛋糕,有效管控好分歧,促進和提升雙邊經濟關系。
第三,有一些通過努力可以取得的早期收獲成果,雙方必須盡早開展相關工作。中長期問題也應重視,包括當前面臨的兩個現實挑戰:一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問題。美國對華有較大的貿易逆差是事實,不追求貿易順差是中方的政策。就此中美雙方已經開始進行非常坦誠的對話。同時,要分析逆差對經濟的影響。應從歷史中借鑒如何應對目前面臨的問題,以實現相互尊重,尋找雙贏的解決問題方案。二是過剩產能問題,特別是鋼鐵和電解鋁的過剩產能問題。從中國的角度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率先采取了很多重大舉措,鋼鐵和煤炭領域去產能已經導致一些失業問題。為此,中國建立了一只規模2000億人民幣的結構調整基金,用于對下崗員工進行培訓、再就業的支持。在率先采取行動應對過剩產能的同時,我們同意世界各國就應對過剩產能問題進行政策上的溝通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