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于上世紀80年代的藝術家,手持有線麥克,沒有華麗的服裝道具,也沒有神奇的修音技術,卻憑借或清澈或激情四射的嗓音,在一代人的記憶中揮之不去,創作了后輩難以超越的名曲。然而,在各項技術發達的今天,歌手在舞臺上到底拼的是歌唱實力還是舞臺“演技”?對日前火了網絡的“薩頂頂倒拿麥克假唱事件”,有網友稱:不僅假唱出了新高度,就沖著她本人對此事件的回復也得給“滿分”。
對于假唱這一行為,不少明星認為:為了呈現完美的舞臺效果,為了給觀眾帶來無損CD般的音質,此種方法也是無奈之舉。雖看似可以理解,但實為一種博取同情的借口。歌唱專業能力以及作為一名偶像的素養,是支撐其發展的根基,而絢麗的舞臺和多變的舞步,只是為表達情感服務的手段。然而,許多歌手卻本末倒置,過度的注重舞臺效果,思考的不再是如何使歌曲婉轉動聽、展現自我創作風格,而是如何進行舞臺表演,如何讓口型對得天衣無縫。其實,當下的觀眾不僅欣賞水平提高了,且包容心也越來越寬了,真唱哪怕唱得不夠完美,畢竟是一份真實。如果歌手僅僅為了形成視覺沖擊力而采取所謂的“無奈之舉”,即便效果令人驚嘆,也會讓人覺得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