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民營銀行在資金端依然重倉同業存單。近日威海藍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海銀行”)發布了2022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該行本年度同業存單發行額度為60億元。而截至2021年9月,藍海銀行同業存單的實際發行量僅14.1億元。新的一年,藍海銀行打了充足的準備量。
這可能受銀行互聯網存款新規的影響。東方金誠最新作出的藍海銀行2021年主體評級報告指出,因異地存款監管趨嚴、線上存貸款利率整改、助貸機構資質審核等互聯網存貸款監管政策收緊,預計該行線上存貸款業務規模增速將受限。而同業存單是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銀行重要的主動負債工具之一。202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核準藍海銀行同業存單發行資質,該行2020年的發行總額度為35億元。相比之下該行本年度同業存單發行額度明顯增加。
同業存單同時披露了藍海銀行的最新經營業績情況。資產質量方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藍海銀行不良貸款率由2020年底的0.98%上升至1.08%,增長了0.1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為了增加用戶粘性,近期藍海銀行在服務創新、用戶體驗升級的賽道上開始發力,包括官方APP會員中心V1.0版本上線;場景方面推出線上商城;在攬儲方面,藍海銀行的存款產品則是有新手加息、老用戶享積分等活動。
只是通過加息、積分返利等形式“拉”存款,是否有打監管擦邊球的嫌疑?藍海銀行近年來不良貸款率持續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就最新業績情況等問題,記者致電藍海銀行方面,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攬儲壓力下發力用戶體驗升級賽道
據官網介紹,藍海銀行于2017年6月29日正式開業,為山東省首家民營銀行,總部位于山東威海。藍海銀行主要由威高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山東省內民營企業發起設立,注冊總資本20億元。
記者在藍海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看到,2022年“開門紅”期間,藍海銀行針對山東省內用戶,推出了多種存款產品。其中為了攬客,新用戶存款收益略高于老用戶,例如“零存寶”(新手款)靈活存取利率為3.0%,山東省內老用戶的利率則只有2.8%。老用戶選擇定期存款等產品也可獲得積分福利。藍海銀行在宣傳海報中強調,積分可兌換京東卡、加油卡、話費卡、視頻卡等禮品。
此外,為了滿足會員多場景的需求,2021年12月,藍海銀行舉行“會員中心&商城”上線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會員中心V1.0和金豆·商城V1.0兩大創新服務單元。在商場中,“金豆”作為藍海銀行的通用積分,用戶通過邀請好友、存款獎勵、藍海朋友圈和其他參與活動賺取金豆。據披露,金豆功能開放以來,該行面向藍海銀行APP用戶已累計兌換商品價值超過1000萬元。
行業人士分析指出,這是藍海銀行在監管收緊的行業大環境下,做出的創新與調整,通過用戶體驗升級來留存客戶。
據悉,2021年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依法合規通過互聯網開展存款業務,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依托第三方平臺的互聯網存款業務被正式叫停。一時間,各家銀行在第三方互聯網平臺上的存款產品紛紛下架。
2021年1月25日,藍海銀行官網發布公告顯示,該行在第三方平臺(如京東金融、陸金所、度小滿等)的個人存款業務,均已平移至該行自有平臺辦理。彼時藍海銀行方面曾表示,將從產品和服務兩方面持續發力自營App建設。
但藍海銀行的攬儲壓力依然較大。資料顯示,2018年4月20日,藍海銀行與京東金融簽訂全面合作協議,成為首家與京東金融深入合作的民營銀行。借助互聯網渠道,藍海銀行的負債端擴張較快。從業績數據看,2018年至2020年,藍海銀行的總負債分別為168.00億元、281.96億元、355.31億元,期間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67.83%、26.01%。
據藍海銀行2022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披露,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該行負債總額為392.86億元,比2020年末增長37.55億元,增速為10.57%??傌搨鏊龠M一步下滑。
此外,通過積分返利等形式向用戶“拉”存款的做法,在行業中也頗受爭議。有行業人士認為,根據“銀行不得違規返利吸存,通過返還現金或有價證券、贈送實物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的監管規定,藍海銀行的上述做法或涉嫌打擦邊球。也有民營銀行的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新規下自營平臺建設成為民營銀行重要業務發展方向,而用戶積分體系是自營平臺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積分獎勵并非直接與具體產品掛鉤,而是根據用戶活躍、貢獻、交易等設置的綜合獎勵。從這一角度看,民營銀行的積分商城與其他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的沒有不同,都是活躍用戶、回饋用戶的運營手段。
業務規模增速放緩,不良貸款率連續攀升
不僅僅是負債端,近年來藍海銀行整體業務規模的增速也頗受影響。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至2020年末,藍海銀行總資產分別為188.31億元、303.57億元、379.90億元,增速分別達到61.21%、25.14%,呈現較快的持續穩步增長的趨勢。
不過,據2022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9月底,藍海銀行總資產為421.25億元,比2020年末增加41.35億元,增長了10.88%。資產擴張速度明顯放緩。
東方金誠在評級報告指出,伴隨異地存款監管趨嚴、線上存貸款利率整改、助貸機構資質審核等互聯網存貸款監管政策收緊,該行業務規模擴張增速未來將放緩,銀行監管壓力上升。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底,藍海銀行不良貸款率上行至1.04%,較2020年末增加了0.06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藍海銀行不良貸款率進一步上升至1.08%。
對此,東方金誠在對藍海銀行的評級報告中指出,該行區域競爭力較弱,存量貸款客戶信用風險暴露,因此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具體來看,“由于貸后管理力度較弱、信貸準入審批寬松等原因,該行前期通過信托通道方式投放的個人經營性貸款、民營企業貸款出現信用風險暴露”。
據介紹,藍海銀行實施“一體兩翼”發展戰略,線下立足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經營基礎業務,線上以基于互聯網的供應鏈金融和C端普惠金融為“兩翼”,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O2O類互聯網銀行是其發展定位。從貸款投向看,該行公司類貸款主要投向批發零售等行業,個人類貸款主要投向消費金融領域。
記者獲悉,2020年,藍海銀行進行了多項產品創新。其中個人經營貸和個人消費貸產品占了多數。例如,2020年3月,藍海銀行的票據線上秒貼產品銀貼寶上線手機銀行App;10月,首款B端全線上互聯網小微信貸產品助業貸也正式上線。據披露,2020年,藍海銀行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18.60億元,較年初增加7億元,增速60.16%,高于各項貸款增速3.86個百分點。
不過,與此同時,疫情沖擊下小微信貸產品的風險防控工作同樣成為難題。據年報披露,2018年至2020年,藍海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0.2億、0.69億元、2.17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22%、0.48%、0.98%,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據披露,2020年藍海銀行的普惠小微貸款不良率為2.32%,高于同期該行的整體不良貸款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據年報披露,2020年該行對確因疫情影響還本付息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客戶,制定了疫情保障展期方案。報告期內,該行已對902戶中小微企業貸款本金進行延期,涉及貸款本金0.72億元,延息金額95.67萬元。延期結束后,這部分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資產質量將如何變化仍不得而知。
藍海銀行2022年預計發行60億元同業存單,可見在負債端,藍海銀行仍面臨不小的壓力。在做好資產質量管理的前提下,藍海銀行接下來將如何進一步擴張業務、差異化發展?記者將繼續關注。(記者 謝奀國 實習記者 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