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阿里拍賣平臺顯示,重組后資產將超過萬億的中原銀行(01216.HK)有7筆股權正在等待拍賣,股權共計超過6.8億股,其中最大一筆高達5億股,起拍價為6.52億元。
近來,中原銀行的股價不容樂觀,在這樣的情況下,它的股權還受歡迎嗎?
八折拍賣
拍賣信息顯示,7筆即將開始拍賣的股權中最大的一筆,涉及中原銀行5億股股權,其拍賣標的的權利來源為司法裁定,被執行人為河南盛潤集團(以下簡稱“盛潤集團”),將在12月30日起拍。5億股股權共計6.52億元的起拍價,較估價8.15億元打了八折。此外,7筆股權中有5筆數額較大,總計6.8億股,均為八折拍賣。
中原銀行半年報顯示,盛潤集團為該行非境外上市內資股的第二大股東,共持有中原銀行7.53億股股權,持股比例為3.75%。
銀柿財經記者了解到,在本次5億股股權拍賣之前,法院就曾對盛潤集團所持有的中原銀行股權進行過拍賣。
8月31日,盛潤集團所持2億股中原銀行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開拍,因無人出價而流拍。信息顯示,該次拍賣起拍價為4.14億元,起拍價與評估價值相同,折合每股起拍價為2.07元人民幣。
這2億股股權在9月23日進行了“二拍”,起拍價定為3.312億元,折合每股1.656元。在起拍價打了八折的基礎上,這2億股股權再次流拍。
記者注意到,短短幾個月內,中原銀行股權的起拍價和評估價值均有下降。不僅起拍價降為每股1.304元,評估價值也從每股2.07元降為每股1.63元。
即將開始的7筆拍賣中,有4筆共計1.8億股股權均為二拍。目前,7筆股權拍賣均無一人報名。
山東財經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院長陳華告訴記者,中小銀行的股權拍賣多次流拍,主要是因為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銀行經營沒有達到預期,不良資產大幅增加,價值縮水,在拍賣股權的時候,原股東期望值比較高,但現有的意向人預期比較低,雙方在價格上沒有達成一致,所以沒有成交。
盈科律師事務所全球合伙人律師郭韌則表示,價值和收益不夠,才會導致股權無人問津。
股權頻繁拍賣
近年來,中原銀行股權變動頻繁。銀柿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21年12月21日,阿里拍賣平臺上關于中原銀行股權拍賣或變賣共有698條記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已拍賣成功的股權大多都進行了二拍。所有拍賣/變賣中,拍賣狀態為已結束的共591項,中止35項,撤回63項,正在進行2項,即將開始7項。
僅從今年看,截至2021年12月21日,中原銀行共有38項拍賣記錄。
目前,除了即將開始拍賣的7筆股權,阿里拍賣平臺上還有兩筆中原銀行股權正在被變賣。其中一筆共計2200萬股(非境外上市內資股)股份的變賣價為4197.6萬元,變賣已開始12日,至今無人報名。另外,還有已破產的駐馬店南方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約2711.1萬股中原銀行內資股股權正在被變賣,變賣價為2253.735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兩場變賣的價格均低于市場價。
市場普遍認為,股權頻繁拍賣對于中原銀行本身的運營影響不大,近期其拍賣或變賣的成交率不高,是因為目前二級市場中原銀行的股價低于拍賣價格,在拍賣網站上購買股份有一定的溢價。
從股價看,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2021年以來,中原銀行股權整體呈下跌趨勢,每股價格在0.92港元至1.15港元之間浮動,截至12月21日記者發稿時,每股股價為0.89港元,跌幅3.26%。
機遇與挑戰并存
中原銀行是河南省省級法人銀行,成立于2014年12月,由河南省13家城市商業銀行新設合并而來。2017年7月,中原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截至2021年6月末,全行資產總額7530.02億元,下轄18家分行和2家直屬支行,共有營業網點494家;中原銀行作為主發起人,在省內設有9家村鎮銀行和1家消費金融公司。
從經營狀況來看,中原銀行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2021年1月至9月,該行實現營收144.72億元,同比減少0.7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7.97億元,降幅4.88%。
從各項監管指標來看,中原銀行面臨著2021年不良貸款率提升、資本充足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等問題。2015年至2020年,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整體上升,同期撥備覆蓋率整體呈下降趨勢,僅2020年微升,為153.31%。2021年中報顯示,中原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5%,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06%,資本充足率為13.59%。據銀保監會數據,2021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7%,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12%,資本充足率為14.80%。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中原銀行三項指標偏低,資本面臨補充壓力。
為提升自身競爭力,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中原銀行也作出了努力。在不久前的12月7日,中原銀行公布了吸收合并3家城商行的具體方案,合并后,其資產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中原銀行表示,為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做優做強地方金融,中原銀行著力打造一流城商行及提升金融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期望透過潛在吸收合并優化自身,繼續拓展成一流的商業銀行及實現整體業務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