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錢也取不出來了,我真是欲哭無淚。前幾天老爺子有病,大哥過來取過兩萬給老爺子治病,后來馬寨封了,解封了以后,老爺子的病又重了,再來這兒取,他們銀行又斷網了。等到他們網好了,老爺子也過世了,然后銀行不讓俺取了,老媽都八十歲了,一身病,急需用錢,但現在這個錢取不出來”,張先生的妹妹說,老太太也說,“這錢取不出來我咋辦呢?”
為什么現在到當時開戶的鄭州農商銀行馬寨支行,再取的時候就遇到種種問題呢?
記者:現在這里有老父親十幾張存款單,上面顯示的是憑證據取款。
張先生弟弟:我來代取錢,簽著我自己的名字,拿著我自己的身份證。我證件是有效的,你為啥不給我?
鄭州農商銀行馬寨支行行長:這次來辦理我們的員工問了當事人能不能來,他們取錢的人說,老爺子已經不在了,一旦逝世就涉及到遺產法的問題了,這個錢肯定是能取的,但第一繼承人需要做公證。
張先生妹妹:你為啥讓我公證啊,公證的錢你出呀,老太太都是撿廢品生活,賣樹賣糧食賣的都是血汗錢。
面對家里人的不能理解,記者進行了勸慰并解釋,2021年銀保監會新出了關于老人存完錢取不出來的問題,數額小的,一萬元以下的,可以化繁為簡,有的銀行也可以把幅度上升為為5萬以下,都能取出來沒問題。但是現在的金額實在有點太大了,就只能按照國家的規定去公證。
張先生弟弟:先取5萬塊錢,剩余的錢再去公證行不行?
記者:按照相關規定,這個錢要一次性全都取出來的。律師也認為,“十四萬元,這個金額比較大了,已經超出了今年銀保監會頒布的規定里面一萬元的限額,出于賬戶資金安全的考慮,在沒有見到相關的公證文書或者法院的法律文書的情況下,銀行是不能擅自作出判斷,說你們這幾個人到底是不是完全包含了所有的繼承人在內,所有的繼承人都在場的情況下去做一個公證,或者是通過法律途徑去達成調解或者判決,確認被繼承人這些款項歸誰。”